遼國人根本無法理解,宋人對馬的狂熱,那是上百年缺少養馬之地,給活活憋出來的毛病啊。陳恪和趙宗績,根本無法抗拒名馬神駒的誘惑,一個勁兒的搜集,結果一不小心就爆了棚……至于原先的十匹馬,早就被牽出去,給侍衛們騎乘了。
這些馬,他們是打算帶回汴京的,要知道,在大宋花多少錢,都買不到這里面任何一匹——這可是全遼國最好的馬!
不過養這些玩意兒也真的很費錢,陳恪和趙宗績第一次見馬夫喂馬,直看得眼前發暈。
契丹人拿什么喂馬?他們竟然用光潤如珠,潔白如玉的上等大米!
還有沒有天理!
趙老夫子當時就看不慣了,他強烈鄙視這種奢侈行為,并斷言遼國要完蛋了。幸好他不知道,大宋皇帝御馬監的那些名馬,都是用雞蛋的喂養,否則估計也要憤怒的大喊大宋完蛋了!
要真那樣,他可比邵雍牛多了……
但話說回來,所謂千金易得,一馬難求。花了幾百上千萬弄到一匹名馬,莫非讓它吃糠咽菜不成?況且,品種再好的馬,不精細喂養的話,怎么能長成高頭大馬?怎么能有那么強的耐力、那么快的速度,那么好的爆發力?
要想馬兒跑得快,只能不惜血本的培養。
當然,絕大多數馬匹,是撈不著這么好的待遇。不然遼國再大,也得被馬吃垮了。在遼國旗下,能享受這種待遇的,只有兩類馬。一類就是這些貴族們玩得名馬,另一類則是軍隊的沖鋒馬……
~~~~~~~~~~~~~~~~~~~~~~~~~~
遼國幅員遼闊,疆域相當于后世的中國河北、內蒙、東三省、以及新疆一部。加上外蒙、朝鮮東北部、以及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盡管大部分地方。都只是名義上臣服,但懾于吳丹鐵騎的威名,定期納貢是免不了的。
遼國人利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從各地引進良種名馬。僅陳恪和趙宗績所收集的這批馬里,就有青海馬、契丹馬、吐蕃馬、高麗馬等數個品種,以及西域諸國進貢的波斯馬、大宛馬等。這些戰馬大都品相極佳。身高健壯、四肢修長,耐力速度各方面十分優秀。
但最適合用來作馬球用馬的,卻還是個頭不高的契丹馬。因為擊鞠運動強度大,對馬的體力要求高,必須有良好的體力和耐力才能適應。而且比賽對抗激烈,經常出現急停、急走、急轉等現象。所以要求馬爆發力好,機動性、靈活性強,且有良好的步伐,還得不易受傷。還有很重要一點。馬的個頭也不應過高,如果過高靈活性就不夠了,還會影響球手擊球……畢竟。球是在地上的。
契丹馬。尤其是其中的百岔鐵蹄馬,幾乎全數符合這些要求。陳恪這匹坐騎。更是鐵蹄馬與波斯馬混血,生出的一種短途速度快,轉向靈活、步伐節奏好的良駒,簡直就是專為馬球而生。
陳恪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馬拉多納,簡稱多納。
眾人問他,這是什么意思?陳恪告訴他們,這是‘球王’的意思!
把‘多納’牽出廄,陳恪摟著它的脖子,與它親密的交流了一會兒,還掏出它最愛吃的豆餅來喂它。盡管這匹馬已經馴服于它,但為了人馬合一,還得繼續和它搞好關系。馬兒就像人一樣,你不能追到手就丟一邊,要一直像對待初戀那樣呵護它,它才會死心塌地,才會與你心意相通。在球場上,這攸關勝負。
這樣對待‘多納’的好處,就是陳恪不需要特別的防護,就能給馬戴好護具。古人打馬球是不帶護具的,但陳恪知道,現代馬球是要用繃帶,綁馬腿和馬尾巴的。因為馬腿是比賽中最容易被擊中的地方,一旦受傷,不僅會影響比賽,還會毀掉一匹良馬。另外,飛散的馬尾會影響揮桿,也應該扎起來。
這些細節做好了,能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