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雖少,偽君子卻多。而偽君子越多,君子茶就賣得越好。”
鄭泓又指著散茶二字:“翁翁請看。”
鄭嵐立即打開竹筒,倒出些茶葉在手心,仔細觀察聞味道:“確實不是蒸出來的,而且香味不悶。若是能當散茶賣,就不用瞞著茶馬司,可以省下許多稅息。當官的都遲鈍得很,咱家還有公人在司里,得磨磨蹭蹭好幾年,等君子茶行銷洋州了,他們才知道來加稅。”
鄭嵐又讓家仆燒水,問道:“如散茶一般沖泡?”
“沖泡便可。”鄭泓說。
稍冷一陣,鄭嵐開始品茶。
他賣了一輩子茶葉,評價精準無比:“此茶勝在一個純字,去其苦澀,留其本味,肯定有人愛喝。”
在家里不用假裝,鄭泓說出真實想法:“俺覺得團茶更好喝,這種茶沒甚滋味。”
“牛嚼牡丹,你曉得個屁,”鄭嵐斥罵兩句,說道,“這兩筒茶留下,俺放著待客用。對了,君子茶是誰家炒制的?”
鄭泓說道:“便是那八行士子朱成功,其父竟也是隱世大儒,跟陸提學和陳先生都有交情。”
鄭嵐思忖道:“陳先生俺知道,是山長請來的南劍名儒。陸提學也學問極好,他們兩個都贊賞,看來朱成功之父真是大儒。這就更好賣君子茶了,伱可已向他們訂購?”
鄭泓回答:“訂了兩百斤,說是此茶制作不易,不一定能產(chǎn)那么多。價錢也大致談了,就按團茶的價錢,分出等級出售。”
“物以稀為貴,咱們買來以后,售價還得漲一漲,”鄭嵐一臉奸商笑容,“君子喝的茶,不賣貴點怎成?賣得越貴,買的人就越有面子。”
鄭泓建議道:“可讓工匠制作茶筒,雕刻梅蘭竹菊,再刻些君子之詩,連茶帶筒一起賣!”
鄭嵐老懷大慰,夸贊道:“這般會做生意,真是俺家千里駒!”
這一老一少,竟打算把炒茶當高檔禮品賣。
有閔文蔚、陳淵做背書,出自八行士子的父親之手,制茶者又跟陸提學私交極好,還扯上什么君子品德,而且今年的產(chǎn)量也少,已經(jīng)具備了奢侈品的所有要素。
便是一坨屎,也能賣出黃金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