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0142三綱五常
侯宣是侯蒙的第三子,今年二十六歲,目前在國子監(jiān)讀書。
相貌頗類其父,白天出來有點嚇人,晚上出來可以嚇鬼。
宋代科舉在糊名制之前,對容貌也是有要求的。若你長得太丑,或者身有殘疾,考再好也趁早滾蛋。
“去看看他們講的什么學(xué),再看看那朱成功是怎樣人,”侯蒙得了宋徽宗命令,回家叮囑兒子,“莫要與之深交,此人得罪蔡黨,又被官家看重,今后多半要遭奸黨圍攻。”
侯宣卻說:“父親何必氣餒?蔡京四面樹敵,早晚有一天會失勢。”
侯蒙搖頭道:“官家喜歡下棋,我是棋子,那朱成功也是棋子。我等只是小卒,蔡京卻是車馬,關(guān)鍵時候,棄卒而保車也。頂多一兩年內(nèi),為父必遭貶謫,何必把年輕人牽扯進(jìn)來?我們不與朱成功深交,他還能多留在京城幾年。”
北宋末年,已經(jīng)有象棋,喚作象戲、象格戲,甚至還有三人對局的三象戲、七人對局的廣象戲。
兵卒,可以斜著走……
侯宣挎著寶刀,帶上一個隨從便出門了。
他的性格,跟父親年輕時差不多,喜歡結(jié)交豪杰,而且一擲千金。
副宰相侯蒙還沒考上進(jìn)士那會兒,做過好幾年游俠,經(jīng)常因長得丑被人嘲笑。
有一年春天士子聚會,有人將侯蒙的臉,畫在風(fēng)箏上放飛天空。
面對如此戲弄,侯蒙當(dāng)場作詞一首:“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dāng)風(fēng)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yuǎn)赴蟾宮。雨馀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眾士子羞慚敬佩,不敢再拿侯蒙的長相開玩笑。
侯宣帶著親爹的任務(wù),騎馬來到蔡河邊,略一打聽,便知朱銘在何處。
現(xiàn)場有許多士子和百姓,不但有應(yīng)考舉子,甚至連國子監(jiān)、太學(xué)的學(xué)生,都悄悄來了一些。
“誰人是朱成功?”侯宣問道。
旁邊的士子說:“此刻講學(xué)之人,便是朱成功。默庵先生講足一個時辰,喝水休息去了。”
侯宣讓隨從牽馬等候,自己繼續(xù)往里面擠。
卻聽有人質(zhì)疑:“成功兄處處以‘我’為本,綱紀(jì)何在?‘我’可以是妻,妻為本而夫不存。‘我’可以是子,子為本而父不在。‘我’可以是臣,臣為本而置君于何地?”
朱銘說道:“這位兄弟講的是三綱。但三綱不能單論,須三綱六紀(jì)、三綱五常共論。綱是什么?各位有沒見過漁網(wǎng)?綱便是把漁網(wǎng)撒出去,漁夫手里抓住的那根繩子。若處處都只顧那根繩子,繩子歪了,繩子斷了,漁網(wǎng)再好,能捕得到魚嗎?”
“請君細(xì)講。”質(zhì)疑之人說道。
朱銘說道:“班固首倡三綱六紀(jì),但他同時也說,人皆懷五常之性。又在論三綱之義時說,君者群也,群下所以歸心。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
“為君之人,不群臣下,臣子會歸心嗎?為父之人,不矩法度,兒女該遵從嗎?為夫之人,不扶妻子,妻子該服從嗎?不該!”
“三綱五常,講的是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間,應(yīng)該互相遵守道義。而非是說,君為臣綱,臣就要愚忠其君;也不是說,父為子綱,子就要愚孝其父;更不是說,夫為妻綱,妻就要盲從其夫。”
“我且問閣下,有一夫妻。妻子賢良淑德,沒有半點錯誤。丈夫卻吃喝嫖賭,敗光了家產(chǎn)祖業(yè),還對妻子動輒打罵。夫者,扶也,這樣的丈夫,扶持過妻子嗎?妻子還該順從他嗎?”
那人搖頭道:“自是不該。”
朱銘說:“婦有婦德,夫也有夫德。夫不守其德,便是綱紀(jì)壞了,夫為妻綱也不要再談。妻子應(yīng)該規(guī)勸,如果屢勸不改,索性和離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