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感慨道:“唉,當初元帥郎君,其實想的是助太子繼位。以太子的賢明,定可中興大宋,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趙桓聽了此言大為感動,甚至有些想落淚:“可惜太上皇昏聵,被奸臣所蠱惑。”
石元公說道:“物是人非,舊事就不必再提了。”
趙桓沒來由的生出幻想:“現(xiàn)在重提也不遲,朱經(jīng)略與朱元帥并未建制,一切都還有回轉(zhuǎn)余地。更何況,皇妹已懷了朱元帥的子嗣。朕打算冊封朱經(jīng)略為漢王,秩同異姓親王,朕以皇叔之禮相待,朱氏今后永鎮(zhèn)川峽。趙氏與朱氏世代聯(lián)姻共享大宋國祚如何?”
石元公嘆息:“晚了。就算相公與郎君同意,麾下文武官員也會反對,他們都想著做開國勛貴呢。”
趙桓一怔,連忙補救:“川峽文武官員,皆封妻蔭子。漢國的國相,秩同大宋太宰!”
“不夠。”石元公搖頭。
趙桓又說:“京西南路土地,依舊為朱氏所有,荊湖路也封賞給漢王。朕……朕再行賜婚,還有幾個皇妹,已經(jīng)到了婚配年齡,全都嫁給朱元帥如何?”
李綱實在聽不下去了,出聲打斷道:“陛下,朱氏已經(jīng)殺到東京數(shù)十里外,軍國大事豈能視之如兒戲?既然朱氏派來使者,還是直接談和談條件為好!”
李邦彥卻跟趙桓的想法一樣,希望能冊封朱國祥為漢王,并且是擁有地盤、官員和軍隊的漢王。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繼續(xù)在宋國做宰相,又能暗中跟朱家父子眉來眼去。
李邦彥斥責道:“李綱,你莫要多言,壞了陛下的大事!趙氏與朱氏,世代聯(lián)姻,共享社稷,此大利于國家萬民!”
白時中也說:“陛下,李綱此人心懷異志,他與岳父已斷絕關(guān)系,拒絕前往四川做官因此而得罪朱氏父子。他阻止冊封朱經(jīng)略為漢王,是害怕漢王事后報復(fù),從此不能在大宋立足!”
李綱聽得都快瘋了,他才是張根的女婿,他才是朱銘的連襟。
現(xiàn)在不再彈劾他勾結(jié)朱氏,反而質(zhì)疑他阻撓朱氏封王,這他娘的都什么玩意兒?
徽猷閣待制黃潛善也說:“陛下,臣在漢中做官時,也與朱元帥有舊。當時暴民作亂,還是朱元帥救了臣一命。朱元帥心系蒼生,何不也冊封為王?朱經(jīng)略為漢王,朱元帥為楚王,二王與趙氏世代聯(lián)姻,共享社稷澤被萬民,此必為千古之佳話!”
不說李綱聽得快吐血,吳敏也忍不住了,破口大罵道:“奸佞小人,哪有冊封兩個異姓王共治天下的?”
石元公微笑不語,坐看大宋君臣的滑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