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老態(tài),她拆開信封,取出一封信紙,滿紙的墨香……
不知她讀信時又有何感觸。
……
次日清早,睡到自然醒。
陳氏夫婦為他們準(zhǔn)備了早飯和洗漱的水帕。
宋游自是恭聲道謝。
洗漱完畢,來吃早飯,見那位女俠的黃鬃馬仍然在院子里,卻不見她人,于是邊吃邊問:
“那位女俠還沒睡醒?”
“還沒有。”
“陳公東西可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
“準(zhǔn)備何時啟程呢?”
“等小人二叔到了就走。”
“陳公可要與我同行?至少能平安走到渡口。”
“多謝先生。”
陳漢說著頓了一下,露出為難之色:“只是昨日吳女俠已與我說好,讓我們一家等她睡醒,隨她同行……”
“也好。”
“辜負(fù)了先生好意……”
“哪里的話,那位女俠敢孤身走山路過來,本事定是極好的。”宋游笑道,“只是承蒙足下款待,未能報答,有些遺憾。”
“先生折煞小人了……”
宋游吃完了飯,那女子還沒醒,他也不等她,只遵守著二人約定,收拾好東西,與陳氏夫婦道別,拿了剩下二百文的送信錢,便出門了。
剛出院門,才到巷口,又遇上昨日聽他講故事的一個小孩兒,跟在他家大人身邊,由對面走來。
這小孩兒偷瞄著他們,再三猶豫,還是壯著膽子與他打招呼:
“小先生你走啦?”
“走了。”
“那個女俠呢?”
“也快走了。”
“你們慢走哦……”
“多謝。”
雙方交錯而過時,小孩兒被貓吸引,便下意識矮下身去,伸手想摸三花貓,卻不料三花貓機警得很,一溜煙就往前竄出一截,停下來回頭來盯著他。
小孩兒便咧嘴笑,揮手與她道別:
“貓貓也慢走。”
三花貓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他,偏頭思索片刻,竟也學(xué)著宋游的語氣,開口說了話:
“多謝。”
聲音輕輕細(xì)細(xì),極度悅耳。
小孩兒頓時呆住。
旁邊的大人也睜大眼睛,被嚇了一跳。
三花貓則滿意了,邁著輕快的小碎步,跟上了宋游和馬,最后再停步回頭看他們一眼,便小跑著過了轉(zhuǎn)角了。
“你呀……”
宋游搖頭微微笑。
仔細(xì)想想也有妙趣——
也許今日過后,自己和三花娘娘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故事。多年之后,甚至數(shù)十年后,現(xiàn)在的這群小孩兒都已經(jīng)老了,也許還會在一群頑童的央求下把今日的故事講給他們聽。
……
此去安清,多是原路而回。
山水依舊秀美。
道路兩旁一座座山峰,依舊是江邊看到的那種,如破土的春筍,如天降的巨石,上面都長滿草木,郁郁蔥蔥,有時在左右排成一排,有時小路就從這些山峰中間穿過去。眼前剛剛還被阻擋,才過一山,又是廣闊的平地。
一人一馬慢慢走著,小貓兒跳脫得很。
近日陽光好,仿佛畫中游。
尤其清早還有晨霧,于是這萬峰叢林又被晨霧繚繞,青山半掩,白云堆積,其間有馬鈴叮當(dāng),從中走來的,安知不是神仙。
走出不遠(yuǎn),宋游卻忽然停下了腳步。
馬兒隨他停下,三花貓倒是邁著輕快的小碎步一路往前,走到前面去了才發(fā)現(xiàn)身后的道士和馬沒有跟上,于是又停下來,回頭盯著他們。
“怎么了?道士。”
“有水花聲。”
“又怎么了?”
“三花娘娘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