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大饑荒讓不少像里爾托夫和索爾瓦斯夫一家的人逃向羅馬尼亞。而羅馬尼亞接收了那么多逃難的烏克蘭人,自然不會不會為此為難這些可憐的人。羅馬尼亞不經沒有為難他們,而且還住宿和食物給他們。
不過對于烏克蘭大饑荒中蘇聯的表現,羅馬尼亞可沒有放過的打算。
米哈拉凱在首相府正詢問著一名下屬。“都準備好了嗎?”
“請放心首相,早已準備好了,這次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蘇聯人丑惡反對嘴臉。絕對能讓他們在世界民眾面前露個大臉。”
“去吧。”
將這名下屬送走后,米哈拉凱想起在王宮內面見埃德爾的那句話。
“這對羅馬尼亞是個絕好的機會,那些逃難而來的烏克蘭民眾就是最好的證據。只要我們將事情揭露出去,整個文明社會都會譴責這種不顧及民生的行為。不過要主意,別將話題引導到對烏克蘭民眾救災上,而是要緊抓蘇聯在災荒年間依然對外出口糧食。最好將輿論引導到這是蘇聯政府對烏克蘭族的種族滅絕上,這會讓烏克蘭人對蘇聯怨恨加深,離間他們的聯系。”
米哈拉凱首相對于國王的想法深感認同,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增加蘇聯的壓力,而且也打擊了歐洲民眾對蘇聯的認同,現在歐洲不少人將蘇聯看做工人階級當家做主的典范,而對其心生好感。現在這件事爆發出來,至少讓不少人對其認同會降低。
而且也能對蘇聯出口造成打擊,尤其是出口換取外匯的大頭糧食,更是要將其和烏克蘭人的性命聯系到一起。口號都想好了,蘇聯出口的每一粒糧食都是從烏克蘭饑民口中奪來的,去買蘇聯的糧食就是在奪走別人的性命。
雖然著不可能阻斷蘇聯出口糧食的決心,不過能讓不少奸商利用這個借口壓價,這又能減少蘇聯獲得的外匯,加大其工業化的難度。可謂是兩全其美的舉動,所以羅馬尼亞一定要讓這件事公開,讓其他國家的人好好看看蘇聯的嘴臉。
第二天,羅馬尼亞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在報道烏克蘭的大饑荒。其中作為羅馬尼亞最大的報紙,羅馬尼亞日報在報紙上刊登從烏克蘭偷拍到的照片。
照片上幾名骨瘦如柴的烏克蘭婦女帶著面黃肌瘦孩子,麻木的坐在地上。還有一個老農同樣枯瘦的眼巴巴望著干枯的農田。
報紙在下面寫到,目前烏克蘭發生了大饑荒,而那些蘇聯人完全不顧及當地的那些災民,強行將其家中的糧食奪走,任其自生自滅。而且為了保證自己的野心,蘇聯政府將從烏克蘭災民口中奪取的糧食,大量出口到歐洲,以換取需要的技術和設備。
據本報所知,蘇聯為了掩蓋烏克蘭的災情,命令禁止各火車站向農民出售離開烏克蘭的火車票。而且從逃到我國的烏克蘭人講,在烏克蘭不禁要遭受到軍警的追捕,而且還有人餓的受不了開始吃人,他們先從墓地翻出那些剛死的人吃,后來發展到襲擊其他人。
蘇聯一直以來都標榜自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居然發生吃人這種讓人毛骨悚然的事,真是可笑之極。在這里我們需要問問,蘇聯人敢不敢讓其他國家人去烏克蘭看看。本著良知的心,本報呼吁請那些購買蘇聯糧食的人停止把,你們買的那是烏克蘭災民的口糧。少購買一點蘇聯的糧食,就是對災民的最好貢獻。
羅馬尼亞報紙的大肆報道烏克蘭大饑荒的情況,很快將這股風傳到其他國家。不少報紙為了吸引民眾注意力,紛紛派出記者前往羅馬尼亞采訪那些逃出來的災民。
而他們從災民口中得到的情況,果然如羅馬尼亞媒體上報道的一樣。而羅馬尼亞為了更夠體現災民的規模,將他們集中居住。所以這些記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烏克蘭災民們感到震驚。而其發回的報道,更進一步加大了民眾對烏克蘭大饑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