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日本的影響力一直以來就很不錯,尤其是師從德國的陸軍更是對德國推崇之至。而在學習英國的海軍中,德國同樣也有著不小影響力,其最為著名的人物就是加藤寬治。
加藤寬治最為出格的事是私底下和戰敗的德國公海艦隊軍官接觸,先斬后奏定下了一個密約。那就是德國把潛艇等技術交給日本,并且暗中派遣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前往日本。作為回報,日本會在《凡爾賽和約》廢除后,將德國奉送的技術以及在德國技術基礎上研發的成果交還給德國。
這一密約傳回國內后,差點把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嚇死。加藤友三郎將加藤寬治一頓痛罵,并且把密約原本要回后銷毀。
這是日本海軍內部派系分裂的開始。加藤友三郎被稱為大加藤,加藤寬治被稱為小加藤,大小加藤之爭將會貫穿日本海軍內部的政治斗爭,并且在華盛頓會議和倫敦會議上爆發。
一戰后,在巴黎和會上,日本得到了德國殖民地的委任統治權和中國山東的特殊利益,但是日德關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在戰俘問題上日本人沒有搞虐俘,被俘虜的德國人甚至有一部分在戰爭結束后留在了日本。
大正時期著名的幽蘿浦咖啡館,尤海姆西式點心店就是曾經被俘虜的德國人開的,德國人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日本人的飲食,肉類和油炸食品的消費量都有所增加。這一現象使得日本民間普遍對德國人有好感,親德之風一度甚囂塵上。
特勒上臺后,大力鼓吹種族主義,推行,要打倒英法報仇。此時的日本陸軍已經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日本和美英的關系迅速惡化。
德國和日本有了共同的敵人,加上駐德大使武者小路公共和駐德武官大島浩兩個急先鋒,日德關系自然極速升溫。
更煽動日本少壯派的是,1932年希特勒的《我的奮斗》日譯版出版。這一版本刪去了原書中對黃種人的輕蔑,尤其是希特勒對日本人的觀點,只留下了煽動對美英的仇恨和種族主義內容。
這使那些認為日本是神國,日本人是天神后裔的日本種族主義者與希特勒的思想產生了共鳴,于是《我的奮斗》一度成為日本軍隊少壯派的必讀經典。
所以日德的關系升溫也就成為了必然,而埃德爾看著日本退出海軍條約消息后,立刻對侍衛長霍里亞吩咐道。“讓洛莫丹上將來一趟索菲亞,我有事需要對其吩咐?!?
接下來埃德爾需要考慮海軍增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