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德國的背叛,埃德爾小兒簡直不把德國的友誼當一回事,我們絕對不能就這樣。”
威廉二世當著自己重臣的面,呵斥著遠在羅馬尼亞的埃德爾。
讓威廉二世大怒的還是,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發回的情報。在拿到情報當天下午,這份羅馬尼亞的和協約國談判條件的情報就發到外交部。而外交大臣威廉·佐爾夫立刻將其報告給德皇威廉二世。正在密切關注同蘇俄談判的柏林政府,立刻將目光對準了巴爾干的羅馬尼亞。
面對羅馬尼亞和協約國談判的事,這讓威廉二世大為震驚,在他看來這是羅馬尼亞霍亨索倫家族分支對于德國家族的背叛。而且德國對于羅馬尼亞各種援助一直很是優惠,就連一戰也沒有強迫羅馬尼亞加入。現在德國終于擊敗俄國,可以和西線的英法決一死戰的時候,羅馬尼亞人居然敢商議加入協約國,在德皇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
在場的重臣們看著德皇怒火沖天的樣子,也沒有打擾的意思。現在他們早就摸透了德皇的性格,等威廉二世發泄一番后,皇帝陛下自己會回轉過來。的確等了一會后,威廉二世心情平復下來。他也知道現在是需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在這里發泄一通。
“首相,你說我們應該怎么應對這件事?”
威廉二世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重臣,最終還是點了首相奧爾格·米斯來回答自己。
奧爾格·米斯從1885年到1889年,他在日本東京生活和工作的德國科學協會法學院的法學教授。他回到德國后,他成為了普魯士政府的成員。在1909年,他贏得了在柏林普魯士財政部副國務卿的任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普魯士玉米和小麥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他于7月接任執政長達八年首相職務的霍爾維格。奧爾格·米斯在政府內日子不算好過,在非貴族的背景下成為德國的第一總理盡管才接任兩個月,但是有種種跡象表明德皇想將喬治·馮·赫特林扶成首相。這位喬治·馮·赫特林先生是德國第二大王國巴伐利亞有名的政治家,最近德皇有用他來團結德國境內其他王國的趨勢。
哪怕是拿自己作為過渡,奧爾格·米斯首相依然打算爭取一下表現,他整理一下思路后講到。“目前來看我們在東線已經取得勝利,羅馬尼亞依然和協約國商談,不外乎是想從這場戰爭中獲取利益,我認為可以分給他們一部分將其拉攏到我們陣營。我認為比薩拉比亞地區作為酬勞就能安撫住羅馬尼亞。”
威廉二世聽完奧爾格·米斯首相的話后,轉而問道總參謀長興登堡元帥。“總參謀長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
帶領德軍取得東線勝利擁有巨大聲望的總參謀長興登堡元帥,現在是德軍實際操控者。在1916年8月,興登堡被任命為總參謀長后就以德皇的名義指揮軍。他的副手魯登道夫在他的放縱下越來越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去,代表軍隊與政府和議會交涉,堅持1916年11月成立波蘭王國,堅持1917年1月進行無限制潛艇戰等。
面對德皇的詢問興登堡卻沒有立刻回答,反而講到。“陛下,我只能從軍事角度上處理羅馬尼亞的問題。”
面對興登堡的話,威廉二世依然饒有興趣的問道。“那么元帥閣下說吧,我們都聽著呢。”
興登堡站起來拿過一副地圖對諸位重臣們開口講到。“根據總參謀部最新的羅馬尼亞作戰計劃,我們準備在加利西亞地區集結二十三個師三十萬的軍隊,沿著蘇恰瓦—雅西—巴克烏一線攻擊前進。”
興登堡在說完德軍自己的目標后,開始說起盟友的。“奧匈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集結百萬軍隊居高臨下,主力以沃爾恰—皮特什蒂為目標,其偏師以雷亞克—奧內什蒂為目標配合我們攻取巴克烏。保加利亞方面則可以抽調十萬軍隊負責從普利文出發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