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現在有一個無法解決的軍事難題?”
聽到國王的詢問,普烈山上將一點也不覺得意外的回答到。“是的陛下,現在有一個刺手的難題困擾著我們。”
普烈山上將所說的這個難題不僅是刺手,而且是相當的刺手,都快讓身為總參謀部長的普烈山夜不能眠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讓總參謀長這么坐立不安呢?說到底還是羅馬尼亞動員速度的問題。
除開現有的軍事力量,羅馬尼亞的動員民兵的速度是5天集結完畢,10天之內備齊彈藥裝備。這個集結速度哪怕是在歐洲也是相當迅速了,當然這也不是普烈山頭疼的所在,他頭疼的原因是第二批次的預備役動員。其15天集結速度和20~25的規整裝備彈藥的時間太長了,這個時間會讓羅馬尼亞軍隊撞上嚴陣以待的同盟國軍隊。
這都是總參謀部的精英參謀們反復計算的結果,他們依照同盟國軍隊反應時間給出的依據。其中德軍是7天反應時間,奧匈軍隊是12天的反映時間,保加利亞軍隊是14天的反映時間。
而羅馬尼亞軍隊完準備完成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讓普列山完沒辦法接受。但是依照現有的交通和武器庫存,這個時間根本不可能消減。
或許有人會說問什么不能提前動員呢?說這話的完就是就是外行了,一旦動員令開始,將近國12的人走進軍營,除非是瞎子不然誰能視而不見呢?而且羅馬尼亞和德奧經濟聯系那么緊密,一有風吹草動,第二天消息都抵達柏林和維也納了。
而埃德爾也知道軍方的困境,不過他對此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畢竟軍事上有許多他都不太懂,也不好說出什么建議。不過他還是提出了一個建議。“那么你們有沒有試過先集結成營團,直接前往目的地在解決更高的編制問題?”
面對埃德爾建議,普列山上將開口講到。“陛下,我們總參謀部也有考慮過。不過這樣做弊大于利。”
面對前世羅馬尼亞的做法,這位總參謀長繼續解釋道。“陛下,這樣的話會增加前線的運輸壓力。而且在臨近前線在校整軍隊,在軍事上也是不可取的,如果這段時間遭到攻擊會讓其損失加大。”
在看到自己的建議被普烈山上將否決,埃德爾也沒有生氣,在看著只有兩人的休息室,埃德爾問道。“總參謀長,你能告訴我,這次的戰爭你有幾層的把握。”
普列山知道這是國王對于未來戰爭的憂慮,他仔細思考一番后講到。“我對于奪取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只有6成的把握,不過只要我們奪取了該地區,那么這場戰爭我們就有8層的把握能打勝。”
“那好,你去準備吧,必要時為了奪取特蘭西瓦尼亞,你可以抽調摩爾達維亞地區的防御軍隊。”
“請放心陛下,我一定會讓羅馬尼亞的旗幟飄揚在特蘭西瓦尼亞上空。”
看著離開的總參謀長,埃德爾心中也是一陣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