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少將對于三天時間有所顧忌,安科達爾中將繼續解釋道。“這個計劃有點風險,但是高風險帶來高收益。只要能夠單獨拿下德瓦,這場戰役我們將會是最為出色。”
安科達爾中將鼓動的話,讓多特里德少將忍不住思索起來。“我想考慮一下。”
多特里德少將猶豫的話,讓安科達爾中將心急的說道。“機會稍縱即逝,你可要快點。”
多特里德少將知道如果情報沒錯,這對兩人的確是個機會。他和安科達爾中將兩個師對上奧匈兩個師,他還是很有信心。而且這是個臨時看出的戰機,不可能等到上面批復,所以需要他們自己拿主意。
說來多特里德少將也算得上是羅馬尼亞軍隊中能力不錯的將領,不過可惜時運不濟在第二次巴爾干戰爭中沒能有上佳的表現,所以在戰爭結束后的第一次擴編沒能當上師長(羅馬尼亞軍中對于一戰前編練的師和一戰后的邊編練的師,評價不一樣,其師長地位也有差別。)。所以多特里德少將一心想做一份成績讓同僚看看,而安科達爾中將這個計劃讓他心動了。
多特里德少將問出自己最為擔心的一點。“如果我們向哈采格發動攻擊,錫比烏方向的敵軍進攻彼得羅沙尼怎么辦?”
錫比烏在彼得羅沙尼東北面55公里的距離,而德瓦和哈采格都在西北方向,在錫比烏駐扎著奧匈軍隊的第51師和63師。如果他和安科達爾中將兩人力進攻哈采格,錫比烏的敵軍一定會派兵側擊自己,所以不能不防。
安科達爾中將指著軍用地圖,一個距離彼得羅沙尼10公里位置的講到。“對于錫比烏的敵人,我是這樣考慮的,留下一個旅的兵力,在這里防守從錫比烏過來的敵軍。”
多特里德少將通過地圖看到安科達爾中將所指的位置是一個無名高地,兩邊都是河谷。在高地旁邊的一個平地上還標有一個叫彼得里拉的小村子。
安科達爾中將說出在這里防守的用意。“這個地方是我不僅從軍用地圖查看,還專門找了當地人詢問,他們告訴我如果要去錫比烏只有從哪里經過。考慮到地形優勢,所以我才選擇這里。”
安科達爾中將的話說服了他,多特里德少將打起了小九九。“那么派哪個旅去呢?”
仿佛看穿了多特里德少將話中的用意,安科達爾中將大氣的講到。“考慮到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我決定留下我的第2旅防守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