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烏克蘭大地寒風刺骨,陰云密布的天空仿佛是上帝不愿意看到人類的廝殺。
不過哪怕是上帝不愿意,但是已然不能阻擋爆發的戰火。
“咻~咻~咻”
“嗒~嗒~嗒”
尖鳴的炮彈聲和機槍嘶吼聲奏響死亡盛宴的開場音樂。
大地上,兩方代表不同國家的士兵,向對方送出死神的請柬。
在科爾杰利夫卡,負責防守陣地的羅馬尼亞中路集群的士兵,正在抵擋西方面軍的攻擊。而主要進攻的是14集團軍官兵,他們在集團軍司令舍拉維奇的指揮下,向敵人發動了猛攻。
而負責防御的是羅馬尼亞第五師和十六師的官兵,他們在費爾古斯少將的指揮下,利用自己的優勢頑強的抵擋的蘇俄軍隊的猛攻。
“烏拉”
隨著烏拉聲的響起,蘇俄士兵向羅馬尼亞陣地發起了沖鋒。
“射擊。”
隨著連長巴克博的一聲令下,霍爾特忍受著硝煙味向沖來的敵人發出自己的抵抗。
“啪”
一聲槍響,被霍爾特瞄準的一名蘇俄士兵倒在了血泊中。首戰告捷后,他迅速向后拉下槍機尋找著下一個目標,一個穿著軍裝揮舞著手槍的年輕面孔被他套入瞄準圈中。
這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如果不是出現在戰場,霍爾特認為會出現在教室里。
不過這不是霍爾特瞄準他的理由。在自己參加第一次戰斗時,老兵就告知過他在中距離射擊,一定要優先選高價值目標。
根據價值的高低排列次序是,軍官、士官,機槍手、老兵,然后再是其他目標。因為這些人威脅最大,也是最能保證自己活下來的可能。因為這些都是血的教訓。
而這位年輕人身上還有一個更大的理由,讓霍爾特不能放過他,那就是他帶著袖章。之前團里就派人在講解過,蘇俄軍隊中帶著袖章的人很多都是他們的政委。
這是霍爾特第一次聽到政委這個詞,在團里派來的人講解下這個相當于,隨軍神父和監督者混合體的職務,是蘇俄特有的軍銜。只要擊斃他,蘇俄軍隊士氣就會下降,士兵們就沒有那么玩命。
所以霍爾特在看到他的第一時間,就將其納入自己的面準圈中。
“啪”
一聲槍響,這名帶著眼鏡的年輕政委身邊,一名戰士倒下了。這不是霍爾特開的槍,很明顯別人也發現這個高價值目標,不過槍法差了一點。
這一聲槍響明顯驚動了這名政委,只見他彎著腰迅速的找到一個彈坑躲了進去。
“可惜了。”
霍爾特內心暗自說了句,迅速瞄準一名沖的最猛的士兵。
“啪”
這名直著腰表現出無畏氣勢的蘇俄士兵,倒下了。
霍爾特迅速后拉一下扳機,又開始瞄準起來。不過他有意無意的都要在那個彈坑瞄一眼,看來他對錯失一個高價值目標心有不甘。不過他很有耐心,相信這個政委會出現的。
“啪”
又一個蘇俄士兵倒下。
羅馬尼亞士兵精準的射擊技術,讓沖鋒的蘇俄士兵傷亡很大。漸漸慘重的傷亡讓這些士兵沖鋒的腳步變慢了,而這個時候霍爾特又一次瞄準這個彈坑。既然是隨軍神父和監督者,那么士兵們士氣不足了,他總要站出來鼓舞士氣吧。
霍爾特沒有去管其他沖鋒的蘇俄士兵,他又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自己能信任戰友的能力,擋住敵人的沖鋒。而自己需要和這個政委好生較量一下,看誰沉不住氣。從小打獵的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接近陣地蘇俄士兵傷亡越大,這是從肉眼都能看出這些蘇俄士兵的猶豫。他們也是人,也不想就這樣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