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慢慢來到12月,烏克蘭地區(qū)早已經(jīng)進入千里雪飄的冬季。在這個滴水成冰的季節(jié)里,在西烏克蘭羅、蘇兩軍相隔著數(shù)十公里各自準備著。
在靠近前線的港口城市尼古拉耶夫,一群羅馬尼亞士兵正在推著一門lefh18型105榴彈炮進入陣地。
“大家加把力。”
“嘿呀。”
這是羅馬尼亞陸軍十五師的新編105榴彈炮營,正在進入陣地(現(xiàn)在羅馬尼亞步兵師有四個炮兵營,兩75山野炮營,兩105榴彈炮營)。
大冬天的寒風被沒有讓士兵感到寒冷,反而大量推火炮,搬彈藥的工作,讓大家顯得熱氣騰騰。
作為該營營長的托夫斯克少校,正站在高處觀察著陣地的安置情況。小伙子們很努力,火炮的安置工作也做的不錯,他很滿意。
托夫斯克少校之前擔任,15師另一個105榴彈炮營的副營長。這次遇到炮兵大擴編,自己能從四個副營長當中脫穎而出,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加讓人舒心的事。
托夫斯克少校在朝氣煥發(fā)暢想未來的時候,十五師師長克列多夫少將正在部署著自己的兵力。
在尼古拉耶夫城內(nèi)十五師指揮部內(nèi),克列多夫少將正在對傳令兵下達著命令。“命令1504團在科斯塔夫布防。”
在送走傳令兵后,參謀長多爾克上校上前問道“我們已經(jīng)將1501團和1503團布防在城外了,要是將1504團也調(diào)出去,城里只剩下1503團了。要是有個萬一,兵力是不是少了一點?”
參謀長多爾克上校疑問,克列多夫少將指著軍事地圖回答道“不少了。就城里那些烏克蘭和俄羅斯平民,他們敢翻出花嗎?而且你看,我們所布防的尼古拉耶夫,是敵人想要奪取敖德薩的必爭之地。要不是考慮到城里都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我還想再派一個營去增強防線。
為了安參謀長的心,克列多夫少將繼續(xù)講到“而且在我們身后有第九師,只要我們守住兩天,就能增援到我們。所以你擔心的事,沒有可能發(fā)生。”
“再說,我們這里不是敵人主攻方面。情報部門不是已經(jīng)探查過了嗎,我們對面的敵人只有一個軍的兵力。在文尼察那才是真正的大戰(zhàn)。”
克列多夫少將說完后,雙眼望向文尼察,看來他一定對那邊的大戰(zhàn)心生向往。
作為軍人,誰不想開疆擴土建功立業(yè)。不過可惜,在和德奧大戰(zhàn)的時候,十五師沒有撈到出彩的表現(xiàn)。而等到和匈牙利革命分子作戰(zhàn)時,他們也沒有拿到耀眼的成績。
現(xiàn)在又和蘇俄軍隊交戰(zhàn),自己又遠離了大戰(zhàn)地點,想想都氣人。
克列多夫少將身心向往的文尼察,目前一副山雨欲來的氣勢。
在文尼察城內(nèi),新設(shè)立的烏克蘭集團軍指揮部內(nèi),一個個將星璀璨的將軍,正一臉嚴肅的聽著費列伊特上將講解這次的作戰(zhàn)任務(wù)。沒錯戰(zhàn)功赫赫的費列伊特上將,就是這次的指揮官。(可憐一下因為晉升元帥需要隆重準備,而被戰(zhàn)爭推后的普烈山和庫爾圖瓦兩位上將)
“根據(jù)作戰(zhàn)計劃。在文尼察,我軍分為三路。其中左路以十二師、十九師、二十三是、二十五師,四個師為主,組建為左翼集群,以安科達爾中將為指揮官。并且配給一個150重炮團,作戰(zhàn)目標以防止敵人穿插過來,保護我軍側(cè)翼為主。”
“右路以七師、十四師、十六師,二十一師……八個師為主,為我右翼集群,指揮官為曼迪夫中將。主要作戰(zhàn)目標是防止敵人進攻方面轉(zhuǎn)進,同時做好出擊的準備。”
“中路以禁衛(wèi)一師、第三師、第五師……十一個師為主,組成中路集群,我親自擔任指揮官。主要作戰(zhàn)目標擋住敵人攻勢,并伺機與右路集群進行合圍敵人,以達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騎兵一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