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羅馬尼亞忙著準備和德國談判,以及埃德爾環球訪問事物的時候,魯爾危機終于平息下來。
這場危機中法國損失巨大,不管是從政治上(失去賠款的主導權),外交上(引得各國發對法國的舉動,也給了德國成為正常國家的機會),還是經濟上(英美在證券市場打壓法國,引發其金融危機)。完可以說法國人自己作死,讓法國在歐陸的影響力大幅下降。
至于德國方面;對于魏瑪政權來講,魯爾危機因為其面對法比聯軍無能的表現,完就是在其身下埋了一顆炸彈,而且還是不能拆除的那種。另外許多以退伍老兵組成的勢力,本來就對魏瑪政府在戰后外交上一系列的軟弱措施深感不滿。魯爾危機對于這些民族主義來說無異于一次極好的宣傳素材,許多勢力在其中得到壯大。其中發源于慕尼黑的德國工人黨,就在這場危機中發展壯大。
對于這個政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名字,當然埃德爾也非常清楚。不過他目前還沒打算和其接觸,一方面是因為羅馬尼亞王室接觸這個小政黨顯得太過于驚世駭俗,也會引得其組織成員們驚恐不安。畢竟哪怕埃德爾說自己信國社也要別人相信啊。
另一方面,哪怕是羅馬尼亞和其高層搞好關系,但是當羅馬尼亞與德國有利益沖突的時候,該怎么做依然會怎么做,說不定因為了解情況下手更重。別考驗一個政治人物的良心,不然你會一敗涂地。
另外埃德爾哪怕要召見元首,也需要有足夠理由才行。而目前才在巴伐利亞露頭的元首還太弱小,不適合參與到討論德國未來的話題中。
不過埃德爾卻知道馬上這個才在德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政黨,立刻就會在德國乃至歐洲聲名大噪。鼎鼎大名的啤酒館事件怎么會讓人不知道呢,而埃德爾還等著他們的表演。
1923年11月8日晚上,在德國慕尼黑一個叫格勃勞凱勒的啤酒館里舉行了一場集會,巴伐利亞行政長官卡爾在此發表施政綱領演說。
“德國人民是偉大的,作為巴伐利亞邦的領導人,我將以我最大的努力來為我的人民謀福利……”由于激動,卡爾面紅耳赤,他兩只手揮舞著,朝坐在粗木桌旁的人們情緒高昂地講著話。
正在這時,一群身穿褐色制服的沖鋒隊員沖了進來。
“聽好了,國革命已經開始了。你們別妄想逃出這里,600多名武裝人員正守在外面,想逃離這里只是做無謂的犧牲罷了。你們只需保持安靜,否則的話……”
從沖鋒隊中走出來一個中等個頭的年輕人,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他舉起手中的槍朝天花板開了一槍,然后仰著頭看了看,說道“否則的話,我將動用機關槍,到時你們身上會出現無數個洞,而不會是一個。
這個人就是希特勒。他崇尚權力,從一個流浪漢一躍成為黨的黨魁就足以說明他對政治的渴求。而法國和比利時以德國不按時繳納賠款為借口,出兵占領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德國國內頓時陷入混亂之中。
而這時希特勒走上了歷史舞臺,奪取巴伐利亞邦政權是他行動的第一步。因為數月前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奪權行動給了他足夠的信心,混亂局勢加上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看起來就是奪權的完美時機,明顯他已經準備多時了。
“告訴你們,巴伐利亞邦政府和國政府已經被推翻,臨時政府已經成立了,國防軍和警察營房都已經被革命軍占領,你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新政府的統治。”
隨后,希特勒命人把卡爾和另外兩名巴伐利亞邦官員關進隔壁的一間房子。卡爾雖然已被嚇得面無血色,但還是強制自己鎮靜下來。
希特勒正視著卡爾,想使卡爾徹底對自己屈服“你應該和我合作,除此之外你別無選擇。”
卡爾顯然是被激怒了,兩眼放著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