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爾雖然知道這份條約維持不到多長時間,但是作為認知中的反蘇頑固分子,埃德爾依然需要代表羅馬尼亞表達自己的意見。 “陛下,貴國的擔憂我方也表示理解。但是現在貴我兩國目前與英法關系急劇緊張,貴國在希臘方向的要求被英法所阻擋,我國在波蘭方面的要求同樣被拒絕。所以我國元首認為,目前需要優先解決英法問題,然后才考慮與蘇聯的關系。” 很明顯,里賓特洛甫這次有備而來。利用希臘來向羅馬尼亞表明,目前英法才是最需要關注的那個。 而且這次他可不是來向羅馬尼亞解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而且帶著與羅馬尼亞夾擊波蘭的目的。 只見里賓特洛甫繼續說到。“陛下,這次我國希望羅馬尼亞也加入到對波蘭的懲戒軍事行動中。為此我國愿意在先前條件之外,再額外給予15戰利品的分配。 當然我國知道羅馬尼亞對此并不是非常在意,但這也是宣告我們兩國牢固同盟的標志。而作為回報,我國同樣也愿意派出一支軍隊幫助貴國在希臘的行動。” 里賓特洛甫話中的意思,埃德爾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這和自己力邀意大利加入瓜分希臘有什么區別,都是想要強拉對方上車。 “我這里沒有問題,你可以與軍方詳細的商談計劃。” 埃德爾的話讓里賓特洛甫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這位陛下一口就答應了,他答應了。沒有像往常一樣扯皮,爭取更多利益。 埃德爾不答應不行啊,與其繼續觀望不如一早就下場。也能讓自己盟友,看清楚自己實力如何。 誰都不是傻子,不過羅馬尼亞對于上德國的車,一點負擔都沒有。雖說在原歷史上軸心可謂一敗涂地,但是現在多了一個羅馬尼亞情況就不一樣了。 而且羅馬尼亞也沒得選,要是同時得罪德蘇兩國,下一個被瓜分的就是自己。而且就憑英法對波蘭態度,誰敢將希望放到他們身上。 死命保英法,埃德爾又不是他們爹,拿羅馬尼亞做其擋箭牌。至于背后的美帝,等到他下場,埃德爾墳頭草都長得老高了。而蘇聯……還是算了吧(尸骨都找不到的尼古拉二世一家有話說)。 所以加入德國是羅馬尼亞唯一的選擇,不然羅馬尼亞過不了這一關。 所以既然要加入,那么就別三心二意,二五仔都沒有好下場的。所以埃德爾對加入軸心一點負擔都沒有,誰讓羅馬尼亞處于這個該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