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場運輸行動,讓海空軍集結了近千架各式飛機,
除開300多架運輸機,依然還有600多架其他戰機。而這些戰機基本分為三批(海軍艦載機分為兩批),不停的保護著機場。三個機場算下來平均670架戰機的隨時保護,這還讓人怎么打。
雖然在指揮官道丁休斯少將的強令下進攻了兩次,但是每次都是慘敗而歸。頂著敵人成規模的狂轟濫炸沖鋒,可不是紳士們能做到的,哪怕以英勇善戰聞名的澳新部隊,依然做不到。
所以后來指揮戰斗的軍官也不再費這個力氣了,只能等夜色降臨后再開始行動。來自空軍飛機支援,讓傘兵熬過最艱難的時刻。隨著一架架運輸機的運輸,讓傘兵終于獲得可以一戰的資本,75毫米山野炮,37毫米反坦克炮,還有各種口徑迫擊炮,跟在利用這段時間拼命地運輸。
而在運輸機不斷往塞浦路斯島運送人員、裝備和物資的時候,在塞浦路斯以西的300公里的海域上,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正在向其行駛而去。
這支船隊裝載的部隊不多,就第3師與第8師兩支部隊,只不過這兩師在羅馬尼亞遭遇的屢次戰爭中可謂是威名赫赫。雖然現在是裝甲師與摩托化師大行天下的時候,但是依然步兵師的用武之地。
而且兩師有確切的消息,可能機械化實驗部隊,有可能就輪到他們了。所以對于這次塞浦路斯作戰,兩位師長可都憋了一個勁。
只不過再怎么想立戰功,都需要等到明天才行,還在他們還需要在船上等著。
夜幕落下,煩人的飛機也不再了,憋足勁的英軍終于可以暢快的打一場了。雖然今天有可能還會遇到夜襲飛機,只不過與白天相比完全就不算什么。
“轟、轟、轟!”
白天遭受空中威脅而憋屈了一天的炮兵,晚上終于有發揮自己全部實力的時候了。光著膀子的炮兵正在不停的運送彈藥,上膛、調整射擊角度、開火,退彈殼、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充分展現了大英帝國炮兵的訓練有素。
而這些炮彈也是精準的落在守軍陣地上,爆炸的沖擊波肆掠著陣地,摧毀著能看到的一切障礙物。所有守軍都蹲在戰壕中低著頭,忍受著炮擊的煎熬。
沒錯,現在守軍已經有戰壕了,比起之前來說好太多了。這都是勞作一天的成果,也是倚重的對象。
而這這次炮擊英軍準備了兩個炮兵營,他們趁著夜色漸暗的時候運到炮兵陣地上,等到天黑之后,立刻開始了炮擊。
當然作為守軍也不是沒有反擊手段,守軍的6門75毫米野炮,也在發動著反擊炮火,只不過這炮火與其說反擊,不如說是給守軍心理安慰。
而對守軍敢于反擊,自然讓英軍炮兵不爽,自己收拾不了天上的飛機還收拾不了你。結果一陣炮擊下去,守軍的火炮反擊立刻啞火了,只不過沒多久反擊又來了。雖然守軍采用游擊戰術讓英軍的炮兵不得不分心,但是最終也不過是減少守軍遭受的炮火。
肆掠的炮火在兩個小時后就停了一下,陣地上一片狼藉。
“啪”一發照明彈打在半空中,將大地照的如同白晝,同樣將進攻的英軍士兵照的清晰可見,同時也將步兵前掩護的坦克展現了出來。
“小心敵人坦克!”
看到來襲的坦克,陣地軍官立刻大喊起來。
借助照明彈的原因,軍官也認清了進攻敵人的坦克。這是英軍的瑪蒂爾達步兵坦克,作為英軍奇怪的將坦克劃分跟隨步兵作戰和反裝甲兩種類型,這款瑪蒂爾達坦克就這樣誕生了。
而出現在守軍面前的是瑪蒂爾達1型坦克,這款全重11噸的坦克怎么看都是輕型坦克范圍。至于性能也無愧于其步兵坦克的稱號,最高時速128公里每小時,裝備一挺77毫米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