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能將陸軍這些唯一的坦克家底也收走。不過聽說美國陸軍正在著手,擴充其裝甲力量。打算與M2坦克的生產(chǎn)商克萊斯勒公司簽訂一個合同,采購1000輛M2坦克。
所以現(xiàn)在,美國也拿不出坦克支援英國。
至于后世鼎鼎大名的M4謝爾曼,目前還是沒影的事。因為英法對德羅的裝甲力量,還沒有一個最為直觀的了解,所以美國也沒有參照物作比較。
雖然美國沒能拿出裝甲援助,但是這些物資足以讓英國組建十個師的部隊,所以丘吉爾開口說道。“大家都看到,美國援助來的物資解決了我們極大的麻煩。正好韋維爾上將急需增援,那么將這批物資送一部分過去吧?!?
雖然丘吉爾沒說送什么物資,但是作為軍需大臣的莫里森卻知道該怎么做。首先戰(zhàn)機需要留下一半保衛(wèi)本土,另外本土急需的防空武器也要留下大半,另外火炮、機槍、反坦克炮和彈藥先讓本土部隊挑一些,然后就給在埃及的韋維爾上將送過去。至于春田步槍,直接給他送去,要不然就交給在印度或者非洲組建的部隊。
心如明鏡的莫里森,早已計算了需要送去的物資有哪些。
美國來的物資正好幫助丘吉爾解決中東的問題,內(nèi)心高興不少的他繼續(xù)說到。“目前我國與美國的關(guān)系需要加深,哈利法克斯閣下,你去美國當(dāng)大使怎么樣?”
丘吉爾這句話,立刻讓會議室內(nèi)空氣都有些凝固。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算是流放。雖然美國對英國態(tài)度非常重要,但是也不用外交大臣特意去擔(dān)任英國駐美國大使。而且他們還知道丘吉爾與羅斯福私人關(guān)系很好,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通過外交大使,這不是流放是什么。
當(dāng)然哈利法克斯被流放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內(nèi)閣里就屬哈利法克斯主張和談,而且還老是跳出來反對丘吉爾的決定。不過鑒于其在保守黨的地位,丘吉爾一支忍耐到現(xiàn)在。而現(xiàn)在突然之間將其派往美國,相信這位首相一定是做了萬全的準(zhǔn)備。
雖然大家都知道原因,不過在場沒有人說話,都在等哈利法克斯的回答。
而作為眾人中心的哈利法克斯,臉上閃過一絲怒火,不過很好的被他壓了下去。
“遵命,我會去接任駐美國大使一職,那么現(xiàn)在請允許我離開?!?
哈利法克斯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于是在1939年最后一天,愛德華?伍德?哈利法克斯卸任了外交大臣一職,而羅伯特·安東尼·艾登接任了其職務(wù)。
不過這一切對羅馬尼亞沒有任何的影響,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誰都知道羅馬尼亞下一步的計劃,但是那又怎么樣呢,誰能從羅馬尼亞海軍手中奪回東地中海海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