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系統化設計的概念并不是由中國學者首創的,其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機床起源的年代,在那個時候,中國人甚至還沒有接觸過現代意義上的機床。
什么叫系統化設計,如何做系統化設計,在過去200年中有著不少討論,但真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卻是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而在其中做出最大貢獻的,便是來自于中國的工程師和學者。
自2000年開始,中國便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隨后又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床生產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從來都是與應用息息相關的。豐富的應用實踐,為工程師和學者們了海量的研究數據,這便促成了中國在機床系統化設計領域里的飛速進步。
肖文珺從十幾年前便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憑借著她的天資以及臨機集團、蒼龍研究院所的實踐機會,她很快就成為這個領域里的佼佼者。到現在,在全球范圍內,如果肖文珺自謙說自己的水平只能排第二,還真沒有哪個人敢跳出來說自己是第一。
肖文珺所研究的機床系統化問題,涉及到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單臺機床的最優化設計。她所以會在這個方面做出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勢所迫。中國機床與西方機床相比,在零部件的精度方面有很大差距,要想在短時間內趕上基本沒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零部件的配合來彌補單個部件的精度差異,就成為一個很有價值也很有挑戰性的課題。
在唐子風的支持下,肖文珺和于曉惠聯手,一個做理論研究,一個做實踐驗證,也不知道花費了臨機集團的多少研究經費,終于開發出了一套計算模型,并且成功地應用于生產實踐。
有了這套模型,臨機集團便補上了零部件精度不足的短板,能夠制造出精度、品質不亞于西方同行的高端機床,參與市場競爭。由于降低了對零部件精度的要求,臨機集團的機床還擁有了價格上的優勢,進而獲得了更強的競爭力,也改寫了機床市場的競爭規則。
于曉惠向楚占龍等人說起工匠精神和工程師精神的差異,其實也并非強詞奪理,而是有一定依據的。
零部件精度的提高是有極限的,精度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每提升一點,要付出的成本都會呈幾何級數上升。所謂工匠精神的背后,其實就是成本的無限堆積,而這些成本都是要由用戶來承擔的。
借助于系統優化的技術,臨機集團可以用精度稍遜的零部件,組合出高精度的機床,這就大大地節約了成本。這樣一來,機床企業的競爭就由不斷追求零部件的高精度,轉向了尋求機床設計的優化,而后者拼的是理論水平以及數據支撐。
理論方面,中外各有所長,也沒法說誰更強一點。但在數據支撐這方面,中國機床企業所擁有的優勢,就是西方同行所不具備的,而且也是它們無法超越的。
數據來自于生產實踐,中國有幾百萬臺機床,日復一日地運轉,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出以tb為單位計算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是機床優化設計的基礎。西方機床企業就算擁有再多的理論模型,沒有數據支撐也是枉然。
機床系統化設計的第二個層次,則是工廠級別的機床組合優化。生產一種產品要經歷許多個工序,每個工序要使用不同的機床,所以一家工廠里的機床種類是很多的。
傳統的工廠里,機床來自于不同的供應商,工人也有涇渭分明的工種劃分,開車床的是車工,開銑床的是銑工,各干各的活,哪道工序出了問題,后續的工序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插不上手。
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一線操作工的數量不斷減少,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所謂“無燈車間”,整條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都是通過自動化裝置聯接在一起的,一道生產指令就能夠完成所有工序的操作。而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求生產線上的機床要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