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凡繼續說道:
“第二步,抓緊時間開發更多強大的治療BD,比如可以直接給全團掛hot的BD,或者加血時可以給全團附加增益效果的BD等等。
“第三步,等這些新的治療BD開發出來,且玩家們開始接受,并有一部分星光奶玩家轉BD之后,再對星光奶進行后續的數值平衡性調整,將它調整到正常水平。
“比如,開了一個新的治療BD,就把星光奶的治療效果砍掉10%,再開一個,再砍10%。
“這樣砍三次之后,加上之前的debuff效果,星光奶的治療量,差不多就回到了正常水平,雖然在操作上還是會比其他治療BD簡單很多,但其他的治療BD就也同樣能玩了?!?
顧凡這番話,把莉莉絲說得一愣一愣的。<,直接改文字描述?”
顧凡點頭:“對啊,不行嗎?所謂的,無非就是游戲設計方案與程序表現效果不一致。既然玩家們喜歡現在的程序表現效果,那我把游戲設計方案改了,讓它倆重新變得一致,也沒毛病吧?”
莉莉絲有點懵,但仔細想了想,確實沒毛病!
事實上,很多游戲公司內部,甚至玩家群體中,都有一批“原教旨主義者”。
就是不管游戲如何,但凡出現和原本設計不一樣的地方,就都是,就必須要修復到和設計一致才行。
<,還不是設計者一句話的事?<它就是,你說它是機制它就是機制。
甚至很多游戲的經典機制、經典玩法,本身就是脫胎于BUG。
<變成了機制,從而創造了一個偉大的游戲IP,而有些愚蠢的公司,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給修了,然后就永遠殺死了另一種可能性。
歸根結底,一個東西它到底是還是機制,本來就沒有那么嚴格的定義。
最初的設計,那不也是人設計的么?
只要是人設計的,就有對有錯。既然玩家們喜歡這個作為機制確定下來。
顧凡繼續說道:“而且,即便是要修改,也不能直接去修復。<,等于完全破壞了原本的底層機制,會導致這個玩法直接被連根拔起了,沒有了任何的回旋余地。
“修復一座屎山,最好的辦法不是釜底抽薪、讓這座屎山塌了,而是修修補補,或者往上面疊一些新的代碼,或者是稍微調整一下它的數值。
“既簡單,風險又低,可謂是兩全其美。”
顯然,顧凡提出的“增加一個debuff”,表面上看是修機制,實際上是在修數值。
類似的辦法還有很多,比如直接把星光普照這個技能的治療量砍半,甚至砍到四分之一。
但不管是直接簡單粗暴地砍治療量,還是通過加debuff的方式變相砍治療量,本身都是在修改數值,而對于這個BD的根本機制,是沒有去碰的。
“其實,維護游戲平衡性和保留玩家游戲體驗,這二者并沒有什么根本上的沖突。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無限星光奶會影響游戲的平衡性,讓其他治療BD沒法玩,但卻沒有量化過,這種影響到底會持續多久?影響又有多大?或者說,如果非要砍一部分的話,能不能盡可能保留這個BD核心樂趣的情況下,讓它的數值回到正常水平?
“這畢竟只是PVE玩法,極端一點地說,哪怕人人都能過傳說級別的T3團本又如何呢?
“如果是25人團隊,每周通關一次都掉一套最高等級的套裝,那么這25人團隊全員畢業也至少得25周,也就是將近半年的時間。
“這半年時間,足夠項目組再開發一兩個更高難度、更高等級的團本了。
“無限星光奶的核心爽點在哪里呢?
“單人奶25人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