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以外,暗暗將大華實驗室的大量資金預算給宣傳了出去。
于是,許多原本并非和大華實驗室沒有關聯的研究人員,紛紛出現在京城、本埠和濟*南以尋找機會,至于原本就在大華實業的研究人員,也都按捺不住,陸續有向原單位辭職,以直接加入大華實驗室的。
這些非全職的研究員的存在是歷史積累,早前的大華實驗室缺乏充分的吸引力,又想要聘請那些知名的研究員,所以不得不將條件放的很寬,除此以外,像是三次采油所內,也有許多原本屬于勝利油田三次采油所的職工,有些人情愿拿著更低的薪水在大華實驗室上班,黎渙祥也不能強行要求他們從勝利油田辭職。
哪怕大華實驗室總能獲得超過集團平均水準的分紅,耐不住總有人清高而追求安穩。
然而,個人報酬和研究費用是兩碼事。
前者再多也難超過百萬,多部分的研究員年薪是向10萬元靠攏的,只有極其出色的才能拿到數十萬元。
可就現在的研究成本來說,百萬元只是起步費,稍微尖端和先進一點的領域,就需要百萬美元級的投入。
至于10萬元這樣的數字,用于實驗什么的肯定是不夠的,最多就是買點外國期刊,寫點不痛不癢的分析文字,美其名曰追蹤調查罷了。
以90年代的國內研究環境來說,大部分的研究所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騙經費寫論文都有點困難,更別說是將研究當事業了。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家伙們,才能從少的可憐的研究經費中占一塊看得見的蛋糕。
不過,功成名就的研究者。身體健康智力巔峰者又能有多少,他們的研究經費多半是交給徒子徒孫們使用了,中國新一代的學閥差不多也是如此擴展起來的。
除了研究所以外。國內的大中專高校里面,經費充足的亦不過寥寥數所,越是不稀罕薪水的,越是難以忍受窘迫而遲鈍的實驗進度。
兩個星期的時間里,就有十多名黎渙祥早已看重的研究員,申請了大華實驗室的項目,或者直接進入了大華實驗室。
至于普通的研究員的申請。更是堆滿了兩個房間,得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調查許久。
國內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啞巴吃黃連,一方面向上級部門求救。一方面也是全員出動,希望自己最優秀的職員還能留下鎮宅。
這當然是沒什么效果的。
不光是大華實業的規模變的龐大了,還有大華燃氣公司這個美味的盤子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在90年代中期,燃氣管道還是一種挺高大上的東西。剛剛開始建設的商品樓小區。或者是曾經的福利小區,若是能有煤氣管道,那已經是值得炫耀和宣傳的事了,整個城市的天然氣管道,對于施政者來說,自然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業績。
&ndp拉動效果,都是超出一般工業項目的。
同樣年產值的工廠。或許會從外地購買材料,并銷售成品到外地。基建項目卻不行。它用的水泥沙子和人工等等,通常來說都要盡可能的做本地采購,若不如此,成本就太高了。
以中國經濟的經驗來說,若要短期內提高gpd,三個1000萬年產值的工廠,也比不上1個投資千萬的基建項目,而且,越是規模龐大,這種本地效應就越好。
為了從大華燃氣公司,或者說是大華實業手里率先拿到項目,各省市的主管都在尋找門路。因為大華實業的崛起路線多靠向中央,認識蘇城的地方官員并不多,于是請托到中央的人就非常多。
別說是研究機構的上級單位了,發改委一類的機構也不乏找蘇城說項的人物,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那點事,最多也就是作為談資開啟話題罷了。
蘇城亦是來者不拒,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見他們,有時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