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陰風陣陣,奉天殿燈火通明。今日早朝在殿內舉行,放眼看去,一片苧絲羅絹的朝服。
紅色的,藍色的服色,仙鶴的補子,孔雀的補子,獬豸補子......滿滿的衣冠禽獸。
皇太孫南征后,朱元璋已連續(xù)多日帶病舉行朝議,主打后勤工作。每每朝廷有重大軍事行動,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最受倚重。
然而五軍都督府的主官們大多領兵出征了,兵部突然支棱起來了。兵部尚書齊泰,每天不僅忙著統(tǒng)籌后勤工作,還不時作戰(zhàn)計劃。
寫完作戰(zhàn)計劃,就送入宮中,讓朱元璋有些無語。身為開國皇帝,下面又是一幫子開國大將。
這配置已經是天花板了,打個安南還需要你個書生給出主意?齊泰是朱元璋信任的人,他不忍打擊這個年輕人,每次只是敷衍了事。
你說訓斥吧,不好。不說吧,這齊泰又拎不清。天蒙蒙亮,朝會開始。
因秦王薨逝,禮部率先出班請示詔定喪禮并為秦王加謚號。禮部尚書李志剛奏道:“陛下,考宋制,親王薨逝宜輟朝五日,皇帝及親王以下,宮眷服制與魯王葬禮同,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還未說完,朱元璋強行打斷,斥道:“秦王德行不良,死有余辜,也配朝廷綴朝五日?”眾臣嘩然。
原以為兒子死了皇帝會很傷心,沒想到竟是這般態(tài)度。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朱元璋不僅當場否決了禮部給秦王準備的謚號,還親自給了個
“愍”的謚號。愍這個字做謚號可不是好的評價。《謚法》中,
“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朱元璋已經經歷過了三次喪子之痛。
洪武二十二年,魯王朱檀去世。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洪武二十六年,剛出生的皇二十六子朱楠夭折。
現(xiàn)在,秦王朱樉死了,還是被人毒殺,朱元璋非但沒有表現(xiàn)得痛徹心扉,反而認為秦王朱樉死有余辜。
朱元璋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朱樉生前所犯罪行列數(shù)一遍。不孝!荒淫酒色!
治理封地無方!肆虐境內,貽怒于天!屢教不改,終不省悟!余恨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削減秦王葬禮規(guī)模。
“秦王罪孽深重,著禮部降低葬禮規(guī)格以示懲戒,警示諸王!”朱元璋對太子朱標和秦王朱樉可謂是兩個極端。
對太子朱標寄予厚望,對次子朱樉則失望透頂。似乎朱樉不是他的親兒子。
一片難堪的沉默中,朝會結束了對秦王身后事的規(guī)劃。最后朱元璋不忘補充一句:“讓秦王妃觀音奴殉葬!”王保保的妹妹,終究沒了價值。
秦王朱樉的死,給大明帶來唯一的貢獻是:朱元璋就此定下制度,親王喪,輟朝三日。
朝會繼續(xù)。兵部尚書齊泰匯報安南戰(zhàn)事,長篇大論說了一通。
“......安南北部山高林密,以叢林為主,便于守軍隱蔽,常對來犯軍隊伺以游擊襲擾。”
“我朝南征大軍即便越過大山,又會遇到數(shù)條湍急大河,再向前又得進入紅河平原水田地帶,容易遭受埋伏。”
“昔年宋軍和蒙古大軍南下,便因此付出了極大代價。”齊泰說話云里霧去,似是反對繼續(xù)南征。
朱元璋在寶座上看去,黑壓壓的大小臣工皆盡默然站立。他眉頭一挑,從多年的經驗來看,今日可能有事要發(fā)生。
待兵部匯報完,監(jiān)察御史鄭公智整了整衣冠,他鄭重出列,說道:“陛下,皇太孫在安南久未所有作為,臣請撤軍回師,以熄西南戰(zhàn)火!”他的話聲音不是很大,卻如同一道驚雷,在奉天殿內回蕩。
群臣先是一呆,然后個個睜大眼睛。特別是東宮的屬官們,眼中皆盡射出灼灼的光芒。
有人趁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