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個人聚在一起,那還怎么說話?討論的時候都是分組的,各自論各自的事情,幾十個人,方便交流。”
“十幾個組?都分開么?”
“都分開。”老鄒笑著做出了收聲的手勢,小聲說道,“好多人對這種方式還有意見呢,尤其是那幫搞水文地質的,說這是強行隔絕、孤立,不客觀,不全面。”
張逸夫吐了吐舌頭:“水文地質也分開?”
“那可不?我跟你講啊……”
一路進會場,兩位晚輩也沒干別的,就聽老鄒介紹論證始末和構成了。
這方面,張逸夫之前也沒研究過,聽完之后,只有拍案叫絕,要通過如此復雜,反對者眾多,前途未卜,技術難料的堪稱“史上最據爭議的論證”,果然玩夠了算計啊!
此次論證在三年前就已經展開了,由水利部部長擔當組長,首先要肯定的是,這位組長毫無疑問是鐵桿的支持派,不然輪不到他當組長,三溪就算落成,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這功績八成已經跟這位部長扯不上什么關系,但他一定清楚,如果結果是不好的,千古罵名板兒上釘釘會落在他的腦袋上。
中央領導不能有錯,他們是看了你的論證才下的決策。
下面領導也不會有錯,他們是根據結論開工的。
根據人類一貫以來推卸責任的方式,這絕對是一口盤古巨鍋,從這個角度說,這位部長也是偉大的,明知會背史上最大的一口鍋,仍然無所畏懼,主持到了現在,是野心是信仰還是忠誠,是被迫是自愿是作死,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未完待續)
,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