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建設一個國家?
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固定答案,一般來說,要看一個國家的定位,如果是類似巴哈馬群島那樣的國家,只需要蓋好房子然后挖空心思研究怎么玩,就能招來無數的游客。
古巴肯定不能使用這種模式,古巴國內豐富的礦產資源決定了古巴只能走工業化道路,而且鑒于古巴的技術基礎,古巴的選擇并不多,最多是把礦產資源從地下挖出來,然后進行一下粗加工就出售給美國或者是歐洲,這是古巴短時間內唯一的選擇。
因為李牧的介入,有可能古巴的加工程度能夠加深一些,獲得更多的產品附加值,但仍然無法進行精加工,美國政府也不會允許李牧他們把精加工企業開設在古巴,這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還好李牧上輩子是個宅男,看過不少的網絡,就算是沒有真正掌控過一個國家,李牧也知道點有關這方面的只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天朝在四五計劃中提出了一個“五小工業”,也就是: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有了這個五小工業,基本上能滿足一個地區的基本需求,為一個地區奠定初步的工業基礎,至于后續的發展,這要看當地人的決心和他們的潛力。
五小工業為天朝二十一世紀的工業騰飛奠定了基礎,雖然五小工業因為重復建設造成過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誰都不能抹殺五小工業的作用,可以說沒有七十年代的五小工業,就沒有二十一世紀天朝冠絕全球的工業能力。
在1873年的當下,化肥工業剛剛起步,還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所以這個選項可以暫時不激活,這對于古巴并沒有多大影響,畢竟古巴不是個農業國家,國內的人口也不多,對于化肥的需求并不迫切,所以李牧把目光集中在其他四個工廠上。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到了真正實施的時候,李牧才發現古巴什么礦都有,但居然沒有煤礦,這讓李牧終于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詞的意思。
呃,說起來,天朝不成為重工業龍頭確實是沒天理,在天朝如魚得水的“五小工業”,到了古巴居然有兩個都無法實現,時也?命也!
好吧,沒有糧食不要緊,可以從美國買,沒有煤也不要緊,還是可以從美國買,唯一的問題就是沒錢,這個問題,才是李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皮柏,我需要一家銀行。”李牧找到J·P·摩根,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沒問題,摩根銀行可以在哈瓦那和圣地亞哥開設分行,滿足你的一切需要。”J·P·摩根沒理解李牧的意思。
“不不不,皮柏,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我需要一家屬于我自己的銀行。”李牧強調。
“沒問題,哈瓦那和圣地亞哥的摩根銀行你可以參股,甚至你控股也沒問題,只要你出的錢夠多。”J·P·摩根還在裝傻。
“皮柏,我的意思是說,我需要一家屬于我自己的私人銀行,而不是某個股份制銀行中的一部分。”李牧攤開了明說,不理會J·P·摩根鍋底一樣的臉色。
“里姆,難道你對摩根銀行的服務感到不滿嗎?”J·P·摩根直截了當,他家就是開銀行的,李牧這么做,肯定會影響到摩根家族的利益。
“并沒有,實際上摩根銀行是我現在能找到的最好的銀行。”李牧坦誠,言外之意就是說:摩根銀行很不錯,但還不夠好,不能滿足我的所有要求。
“那你為什么還要自己建設銀行,投資銀行業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和制造業差別很大,況且你也沒有相應的人手,所以我建議里姆你要慎重。”J·P·摩根力求打消李牧要開設銀行的念頭。
這年頭還沒有美聯儲,美國的金融業其實沒什么規范,想開設一家銀行很簡單,甚至可以發行自己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