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東西很難保存與修復(fù)出售。
近年來的收藏?zé)幔簧倨魑锒寂馁u出了天價,有人便以為所有的古董都很值錢,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覺。熱門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大多是刻意炒作的結(jié)果,而且往往幕后有人操盤。
這種炒作必須符合幾個要素。首先要存世量足夠大,其次是以大部分人的審美水平基本能夠鑒賞,在此基礎(chǔ)上能形成公眾鑒賞體系與有規(guī)模的流通市場。假如原本并不存在相應(yīng)的鑒賞體系,那么便建立一個甚至是編造一個。
當(dāng)有資本囤集了大量的這類器物時,以資本炒作為目的的市場熱便出現(xiàn)了。原本就有完備的審美價值與鑒賞體系的器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清瓷器。它是最早被炒起來的,也是市場炒作最火爆的。
有些東西可能并不是文物,甚至以前沒人關(guān)注,卻忽然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其實都符合這個套路。比如前些年的天珠,各種菩提子以及崖柏,都是比較典型的案例,有人在炒作的同時也編織出了所謂的鑒賞體系。
說到底,其實都是江湖冊門“滾珠局”的門檻,只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變換了花樣。
而丁齊手中的這柄古劍,顯然不符合上述的炒作條件。這種東西存世量有限,大多來歷不明,很難公開拍賣,鑒賞與鑒定困難,往往只能私下轉(zhuǎn)讓交易,形成不了有規(guī)模的流通市場,所以也沒有很明確的參照價格。
不談文物價值只說文玩市場價格,誰也說不清楚它值多少錢,只能買賣雙方自行商議。而且不同器物之間的差異極大,比如越王勾踐劍,根本沒有價格,那是不可能在市場上流通的國寶。而一柄來歷不明、品相殘缺、工藝普通、無法鑒別的古代青銅劍,或許就能賣個幾百塊。
這柄劍是一年前被某個埋水管的工人挖出來的,然后悄悄拿到古玩市場賣了,王老板當(dāng)時以五百塊錢收的。這個價合不合適,誰也說不清,在不屬于自己的地方挖出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順手賣個五百塊好像也是賺了。
它還被張望雄拿走過一段時間,后來又被拿了回來,可能是他用不上了或者是沒有發(fā)揮作用。但今天它到了丁齊手里,卻有另一種感覺,丁齊仿佛能感覺到這柄劍的 “情志”,甚至能感受到一絲悲傷的氣息。
一柄劍也許不會悲傷,但是感知它的經(jīng)歷所留下的氣息,人會產(chǎn)生某種情緒,既是器物所傳達的感覺,也是人們自己的感受。
在丁齊的元神感知中,這柄劍仿佛在哭。它一年前出土的時候,品相還是很完整的,劍刃仍然鋒利,但是未經(jīng)專業(yè)修復(fù)并且保存不善,一度被丟在潮濕悶熱的地方,很快就變成了這個這樣子。它曾被很多只手隨意摸來摸去,也有人企圖與它對話……
正站在古玩店鋪中與老板談生意,丁齊也不可能深入定境去感受,只有初略的感知。他覺得借鑒冊門手段幫助修煉神識,自己也未嘗不可一試,所以才想把這柄劍買下來,打算帶回去之后再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