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切尚未可知,可惜歷史并沒有再給他這樣的機會。就在他回到巴倫城不久,有一只小小的蚊子叮了這位威震大陸的大帝一口,他突發(fā)瘧疾高燒不退,十幾天后便離開了人世,尚未年滿三十三歲。
亞歷山大野心勃勃而又短促的一生,各方面的成就都超越了他的父親腓力二世,只有一點不如,而這一點恰恰是最致命的。他沒有像腓力二世培養(yǎng)他那樣、為自己培養(yǎng)出一位合適的繼承人,但這也不能怪亞歷山大,他去世的時候實在太年輕,子女皆未成年。
亞歷山大一死,部將爭權,這個大帝國很快一分為三,原馬其頓統(tǒng)治的希頓半島成為馬其頓王國、天樞大陸原巴倫王國一帶建立了西亞王國。亞歷山大在世時,繼承了埃居法老的王冠與權杖,他去世之后,部將托勒密繼法老權位、仍奉阿蒙為主神,開創(chuàng)了埃居的托勒密王朝,歷史仿佛又回到了起點。
奧林匹斯諸神與天國眾天使,沒有找到阿蒙重入人間的線索,他們一直在默默關注著一切可能的蛛絲馬跡,但始終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阿蒙就似在茫茫塵世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三百年過去了,眾神與眾天使仍然沒有阿蒙在人間的消息。
……一天上午,一隊駱駝從連綿沙丘盡頭的地平線方向走來,迎面只見太陽在沙礫上的反光刺眼。這是一個商隊,正離開埃居前往巴倫,他們需要找一個地方躲避正午的烈曰。前方沙丘間有一片巨大的廢墟,高聳的圓柱上端還殘留著半邊穹頂。那是一個神殿的遺跡,但神壇已被沙子淹埋了一半,宏偉的阿蒙神像倒臥在沙丘間。
這里在三百多年前,曾經(jīng)是埃居帝國海岬城邦的屬地,迪克父子先后成為海岬城邦的城主。就是在這一帶,吉爾伽美什率領的烏魯克軍團曾經(jīng)與阿蒙率領的埃居大軍爆發(fā)了激戰(zhàn)。此地本是敘亞沙漠邊緣、海岬邊境的一塊綠洲,人們?yōu)榘⒚缮裥藿撕陚サ纳竦睢?
隨著氣候的變遷,綠洲漸漸沙化,只在神殿旁的小山腳下留了一個泉眼,是來往商隊歇腳的地方。而那座不大的小山與山旁的神殿廢墟,正是遮擋烈曰的休息處,雖然并不是很舒服,但也總比沒有強。
雕著神文的石柱成了人們拴馬系駱駝的樁子,牲口的糞便落在雕花的臺階殘跡上,人們坐在沙子上,靠著倒臥的阿蒙神像休息,而那座倒下的巨大神像正好可以遮擋陽光。
這座神殿曾經(jīng)屹立了數(shù)百年,而從它被廢棄到今天,也已經(jīng)有五十年。神像倒臥沙丘、崩落的碎石被騾馬踐踏、神殿廢墟成為來往商隊歇腳的臨時營地,說明這里的民眾已經(jīng)不再信奉這位神靈,將他所有的光輝與神圣完全遺忘。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變故,會讓阿蒙神殿變成如今的樣子?
亞歷山大死后,他的部將分割了大帝國,分別建立了馬其頓、西亞、埃居三個國家。亞歷山大的部將托勒密戴上了法老的王冠,在埃居建立了托勒密王朝,是這三個王國中延續(xù)時間最久的。
就在亞歷山大死后不久,馬其頓帝國西北部,有另一個國度漸漸崛起,名字叫馬羅共和國。這里在希頓各城邦民眾的眼里,原本是一片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可是在神靈的指引下,有不少賢者陸續(xù)來到這里。馬羅人繼承了希頓人的文明與知識,是學習者與效仿者。
馬羅共和國的各項制度,大體上沿襲原希頓各城邦,他們原本就是從屬于希頓聯(lián)合王國的部族,漸漸強大之后建立了讀力的國家。他們信奉的也是奧林匹斯諸神,由于語言的不同,宙斯在這里的稱呼是朱庇特、赫拉被稱為朱諾,而那位被阿蒙打入輪回的阿芙洛狄忒,在這里被稱為維納斯。
馬羅共和國伴隨著希頓文明的傳播、馬其頓帝國的擴張、天樞大陸各地文明的融合而崛起。當時亞歷山大正領兵東征,主要精力都放在波茲以及天竺戰(zhàn)場,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的馬羅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