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高煦的話語,姜星火沒有任何反應,他微微眨起了眼睛,有些失神。
自己該怎么告訴這個時代的人,在未來將要發生的故事呢?
如果說在二百年后,一統日本的豐臣秀吉,會利用向他屈服的毛利氏所上繳的巨額銀課,來發動壬辰倭亂。
而因張居正改革剛剛起死回生的大明,就會因這場“萬歷三大征”中軍費最高昂、死傷最慘烈的一征而大耗國力。
甚至因遼東精銳邊軍在李氏朝鮮損失慘重,不得不予以努爾哈赤正二品龍虎將軍號,坐視后金吞并了除葉赫部以外的整個海西女真,為大明最后在內憂外患中的滅亡埋下伏筆。
那么向著更遙遠的未來繼續眺望,便會看到這些礦藏為日本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初步工業化,輸盡了最后一滴血。
接下來,是什么呢?
夏末秋初的正午,恰是微醺暖意與愜意涼風最迷人的季候。
然而,就在這老歪脖子樹下,姜星火卻忽然打了個寒顫。
還在咋咋呼呼的朱高煦止住了嘴。
朱高煦看著姜星火,壓低了自己的粗嗓門,盡量‘溫柔’地問道。
“姜先生,您看起來有些......悲傷?”
李景隆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無聲地沉默,以及沉默所代表的那種最為深切的悲痛。
李景隆抬眼看向姜星火,俊朗的容顏上戲謔神色褪去,隱隱有些肅然。
一陣風吹過,幾片落葉打著旋兒飄了下來,其中一片,便落在姜星火身前。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姜星火沉默幾許,方才開口說話,不知不覺間嗓音竟是有些沙啞。
“如果我說......假如,是假如,以后我們腳下的這座城池,和生活在這座城池里的子孫后代,都會被倭奴屠戮殆盡,整個城池淪為人間鬼蜮,你們會相信嗎?”
朱高煦搖了搖頭,神色卻帶著明顯的遲疑。
日本地狹國弱,倭奴雖兇悍狡詐,但在大明看來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
大明不去打他們,他們如何敢跨海而來攻占大明的國都,甚至屠戮全城?
憑什么?
憑他們全國上下加起來帶甲不過數萬嗎?
還是憑他們那在戰陣之中毫無用處的長刀?
亦或是憑他們那矮得可憐的身高與戰馬?
大明任意一個塞王的三護衛配上周圍協同的邊軍,都可以在平原上輕易錘爆日本的全國軍隊。
這一點,朱高煦確信無疑。
“可我為什么會遲疑呢?”
朱高煦的心里,忽然閃過這個念頭。
想了又想,這種遲疑大約是源自于,自己對姜先生的那種近乎無條件的相信與崇拜。
可是朱高煦一想到如果這是未來真的要發生的事情,如果在未來,這些人里就有自己的子孫后代。
那他們如果知道今日的這一幕,會不會怨恨自己這個“老祖宗”沒有及時地做些什么,而把禍害留給了子孫后代。
剎那間,朱高煦又不愿再去無條件地相信姜星火了......
李景隆則是肅然地思考著。
作為紙上兵圣,他當然對戰爭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日本不好打這個說法,只是建立在明軍缺乏跨海作戰的經驗,以及那足以摧毀任何艦隊的巨大風暴上罷了。
但反過來說,如果日本有龐大的水師,且避開了風暴。
是不是日本入侵大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能?
思慮至此,與朱高煦的想法略微不同,在畫船上經歷過劇透未來的李景隆,忽然意識到了更深遠的一層,他遲疑地問道。
“姜郎所言,是大明,還是更遙遠的未來?”
“更遙遠的未來,你們注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