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晝夜長短時間不同、各地的時刻也不同,舊的歷法已經(jīng)不適用了,因此需要進行全國范圍的天文觀測以編制新的歷法.宋濂所編撰的《元史》記載,設監(jiān)侯官一十四員,分道而出,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觀測點南至萬里石塘,北至蒙古高原,西至甘肅,東至朝鮮,東西經(jīng)度最大相差約二十五度,南北緯度最大相差約五十度,在近代全球化以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這么驚人的測量條件。
這次測量工程中,郭守敬親自奔赴各地主持工作,測量了夏至日太陽高度、北極出地高度、二十八宿角度距離、黃赤交角等等一系列地理和天文數(shù)據(jù),最后計算出地球年長度為365.2425天,而現(xiàn)代測量結果365.2422天,兩者相差僅0.0003天(26秒)。
同時為了計算地球面積,郭守敬在宋代數(shù)學解四次方程的基礎上,導出了高介方程的計算方法,用這個算法解決了球面三角函數(shù),直接證明了大地是圓的,而且精準的面積都算出來了。
“所以,大地確實是圓的,這一點但凡了解過天文學的人,確實都知道。”
卓敬身邊的獄友有些納悶:“可怎么沒人跟我說過?”
這里便是說,從明代開始,中國古代天文學從先秦到漢唐、到宋元的快速發(fā)展趨勢沒能延續(xù)下來。
明朝建立后,對天文學的限制,阻礙了天文學的進步。
大明太祖高皇帝這輩子干了很多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情,絕對值得點名批評。
朱元璋滅元后,司天監(jiān)進水晶刻漏,中設二木偶人,能按時自擊鉦鼓。
由于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沒見過,也無法正確認識天文學的作用,所以認為這東西沒啥用,砸了。
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