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甌,就是金做得盆盂,通常用來比喻疆土之完固。
掣簽,就是抽簽。
這里便是要說,用枚卜(抽簽抓鬮)來抉擇,真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華夏古代一項有著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廟堂習(xí)俗。
枚卜起源很早,《尚書·大禹謨》記載舜要把君位傳給禹,大禹回答“枚卜功臣,惟吉之從”,也就是說,還是逐一枚卜功臣,讓運氣好的人接受帝位吧。
《宋書·王華傳》記載,孔寧子曾對宋武帝劉裕說“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舉”,所謂“枚卜之方”,就是指通過抽簽的方式公平選拔具有同等條件的官員。
而枚卜既可以用來選君王、選官員,也可以選宰相,《舊五代史·盧文紀(jì)傳》記載,李從珂就把當(dāng)時有清望的高官姓名寫在紙條上,然后投入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禱請于天,次日中午用筷子夾出來決定宰相人選。
到了明代,在姜星火的前世,枚卜則用途更加廣泛,不僅被明朝的皇帝們拿來選駙馬、選內(nèi)閣大學(xué)士,甚至用來選狀元.
嗯,如果建文帝也用枚卜而不是看臉,王艮就有更大地概率當(dāng)狀元了。
總之,用枚卜來決定兩個皇子到底誰去北直隸,誰去南直隸,真的是一件非常公平,且沒人挑的出毛病的事情。
很快,朱高燧瞇著眼睛雙手捧過來了一個金甌。
而朱棣則親自從懷里摸出了兩個簽。
顯然皇帝親自保證兩個簽沒被做手腳,也沒泄密,誰抽到哪個算哪個。
朱高熾胖胖的臉上,流下了一行汗?jié)n,隨后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使自己的心緒冷靜了一點。
于是二人同時把手放在簽筒里,簽筒里傳出來嘩啦的聲音,各摸了一個簽。
整個過程明明沒有任何波瀾,但朱高熾的眼皮卻猛烈地顫動了起來。
那是儲君大位,所帶來的無形壓迫力。
他們抽的不是簽,是命!
雖然經(jīng)過了道衍設(shè)計的一系列公平且復(fù)雜的系數(shù)平衡,但有一點卻是南北直隸無法改變的。
那就是水文條件!
水,在這個時代代表了更便捷的交通,代表了更廉價的灌溉。
在地上。
南直隸,被長江一分為二,河網(wǎng)密布航運發(fā)達。
北直隸,則是嚴(yán)重缺水。
在天上。
南直隸,一年有接近半數(shù)的月份在下雨。
北直隸,只有特定的兩三個月才會下雨。
而這點,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卻又都默契地閉口不提。
所以,哪怕做了人工平衡,水文條件這種利害極深的自然稟賦,卻是偏偏不可平衡的。
誰選到南直隸,依舊有著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關(guān)鍵的優(yōu)勢。
朱高熾閉上了眼睛,將手中的簽慢慢地摸出來。
當(dāng)朱高熾看到簽上的內(nèi)容時,他頓時感覺全身輕松起來。
但他卻要忍住笑意,因為旁邊的朱高煦正滿頭冒汗呢。
而另一邊,老三朱高燧也看了看兩人手中的簽。
“朱高熾,南直隸;朱高煦,北直隸——!”
朱高燧聲音洪亮地念完,轉(zhuǎn)身走回了皇帝的身邊。
朱棣和道衍對于這樣一個公平的、由兩個皇子親手選擇出的結(jié)果,也并沒有任何異議。
“啪嗒”一下,朱高煦手里的簽被捏斷了一角。
“俺怎么這么倒霉?!”朱高煦心道。
朱高煦心里一陣懊悔,要是把大哥那邊的簽摸過來就好了。
不過眼下事已至此,顯然是不能再改了,他也只能接受這個結(jié)果。
朱高煦的沮喪,也只是持續(xù)了須臾,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剎那間便振奮了起來。
“對,我為什么不去問問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