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的姜先生,我該怎么辦呢?”
朱高煦心頭盤算,他當然知道以姜星火的眼界和格局,根本就不會想參與進這種儲君之爭。
而且父皇既然有打算拜姜先生為大明國師,那么恐怕也不會讓姜先生直接插手進儲君之爭。
否則這種規則破壞者級別的存在,很容易就把一頭給搞得失去平衡。
但是,在南北直隸推行更化變法,卻一定是姜先生想做的事情。
所以不論父皇怎么打算,姜先生怎么打算,自己只要認真地去做以姜先生理論為基礎的更化變法,那就肯定是能從姜先生這里,獲得一些指點的。
朱高煦當然清楚,姜先生的能力,到底有多么強大。
那絕對是凡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地步。
隨手指點的東西,都足夠常人受益無窮。
“而且不管怎么說,俺跟姜先生的關系,也是更親近的,姜先生也親口允諾俺,定能保俺一個周全.”
朱高煦心下稍定,卻是笑吟吟地彎腰作揖,往朱高熾跟前一送,道:“大哥,你我兄弟且需努力為父皇更化變法出一份力啊!”
“哦”朱高熾失神了一陣,接著便連忙回禮道,“二弟一別多日,講話做事極有條理,卻是讓大哥刮目相看。”
朱高熾說的是真心話。
原先的朱高煦那就是一個混不吝的悍勇莽夫,若非姜星火調教的好,決不會有今日這般表現。
而周圍的尚書們,也是覺得傳說中的(一直蹲詔獄基本沒怎么見過)二皇子,確實跟傳聞的粗魯武夫不太一樣。
個別見過之前朱高煦如何飛揚跋扈的,譬如兵部尚書、忠誠伯茹瑺,方才清楚,姜星火到底對朱高煦的改變有多大。
內閣值房,不算隔音。
剛才朱高燧念得聲音那么洪亮,這話傳到了值房之外,許多人的心情瞬間跌宕起伏。
就如同燕軍內部幾乎是清一色地支持二皇子朱高煦一樣。
內閣的青年才俊們,基本都是偏向于支持大皇子朱高熾的,只是這個偏向或多或少的問題罷了。
首先,這消息意味著,兩個皇子的南北直隸分配已塵埃落定,再難改變。
而運氣不太好的二皇子,爭取這個儲君之位獲勝的幾率,顯然先天性地小了一些。
其次,二皇子終究還有一搏的機會,因為這次朱棣給出的“考試”的結局,并不確定。
不過再怎么說,這終究是一個好的開局,這也讓把寶都押在了大皇子朱高熾身上的部分內閣成員們松了口氣。
解縉、黃淮、楊士奇三人雖然不合,但這時卻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仿佛達成了某種共識。
外面的月光照耀在宮城上,使得那些宏偉的殿宇閃爍著銀色的光芒,而宮門內側,則隱隱約約傳來了宦官打更的報時之聲.
內閣值房內自然也聽到了聲音,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敲定,所有人都有些放松了下來。
持續了一整晚的緊張會議,讓這些多少上了歲數的中老年人,都有些精神疲憊。
但朱棣卻好似不打算讓他們消停一般,又開口說道。
“喔對了,朕還想做一件事,忠誠伯。”
“臣在。”茹瑺抬起頭看向皇帝。
朱棣有節奏地用指節敲擊著椅子扶手,說道。
“朕打算重新調整充實一下大明的北部防線。”
此時的大明北部防線,乃是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這條防線上相繼經由遼東、北京、宣府、大同、偏頭關、延綏、寧夏鎮、固原、甘肅等區域構成的,也就是后世的大明九邊的雛形。
而與后世的大明九邊還略有不同,那就是此時的大明,在長城以外的漠南還有不少衛所駐軍,遼東被抽走了大部分兵力的大寧鎮也還沒有被徹底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