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都是差遣是一樣的道理。
說回正題,姜星火點撥道:“非是《太祖高皇帝實錄》。”
“國師的意思是?”朱棣忽然想起了什么。
“陛下一直想修的巨著。”
朱棣,以藩王之身造反奪位,武功彪炳,而文治不足,自然有心效仿此前歷代帝王,修一部巨著彰顯文治。
這個念頭,早就有了。
只不過,想要修成“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這種規模的巨著,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是難以計數。
所以,朱棣打算等國庫充裕后,再考慮,眼下只能先提前準備一些基礎性的準備工作。
然而,朱棣聽著姜星火的話語,眼睛逐漸亮起。
國師果然不愧是國師,僅僅幾句話,卻直指核心。
如果能把大部分反對變法的在野士大夫,以及一部分文官,都扔去修巨著,那自己的耳根子可就瞬間清靜無數倍了!
因為,這種巨著,對于在野士大夫來說,參與其中在編撰組留名,那都是能名垂青史的事情!
這種誘惑力,對于文人、尤其是沒有官位的在野士大夫來說,無疑是比天都大的!
反對變法,也就圖嘴上痛快。
想要真贏得生前身后名,還得去修巨著。
畢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修巨著基本占全了。
而且,這里還有一層引申的、可供士大夫們自然而然聯想到的含義,那就是王安石變法時,反對變法的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余年,就在洛陽埋頭修史,主持編纂了涵蓋上下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不過,永樂帝不是宋神宗、姜星火不是王安石、這些士大夫更不是司馬光,等修巨著修個十來年,修完的時候,估計大明都開始跑火車了,到時候再提什么反對變法,那可就太晚了。
而如此一來,不僅把反對者都派了他們心甘情愿的大活,還讓他們自愿被折騰疲憊,可謂是妙計。
朱棣很興奮,他感覺這一次自己找對人了,國師簡直就是天生適合搞輿論戰的料子啊。
朱棣忍不住詢問道:“朕打算命名為《永樂大典》,國師覺得這個名字如何?”
“這個名字當然很好,但是”
朱棣聞言問道:“那依國師看,取什么名字比較好呢?”
《永樂大典》這個名字,可是朱棣非常中意的。
“既然要修不朽巨著,自然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必須是足以震撼世界的。”姜星火沉吟道。
“哦?”
朱棣聞言有些意動:“那國師覺得應該用哪個名字更加合適呢?”
“當然陛下也可以它叫《永樂大典》,但也不妨起個別名。”
“——別名可以叫《大明百科全書》。”姜星火淡淡道。
“不僅是諸子百家、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還要陸續加上自然科學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學,再加上子分類,如此方為百科。”
“而且,如此知識,也不應該敝帚自珍,修好后就束之高閣,只供帝王參閱,而應該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修,修出來就印,給天下讀書人作為工具書來看,如此方不負陛下這般耗時耗力,也才能真正起到宣揚陛下文治,繼而則被萬民之效。”
這里便是說,百科全書的定義,是記錄人類過去積累一切知識門類的工具書,作用是供人們查檢必要的知識和事實資料,其完備性在于它包容了各種工具書的成分。
而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正是姜星火前世歷史上的《永樂大典》,全書一萬一千余冊,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
只可惜,由于明朝皇帝不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