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的情景雖然沒有細看,但這龍州城周圍可不像是有八萬兵的樣子。
“但如今八月已經快過完了,從長江沿線抽調二十個衛的精銳都被您帶來了,這些南方各布政使司的人馬還沒到齊不是沒到齊,是壓根就到者寥寥。”
相比如黃福的頭大如斗,對于這種情況,運籌學與后勤學技能點滿的曹國公表示情緒穩定,更大、更慘的陣仗他都見得多了,靖難哪次會戰失敗,不是幾十萬人亂哄哄地往回跑?給他點時間,一樣能重新整編訓練、補充糧草、再次上陣。
更何況,如今還不是打了大敗仗,只是集結的有點拉胯而已。
“移檄催了嗎?”
“催了。”
黃福指著公案上的堆積如山的文書:“不可計數,但不來就是不來。”
“至于來的.”
黃福更是一陣無語:“昨天南丹衛百戶才引軍丁一百零七人到此,我親自去點閱,可是其中壯健可用者,恐怕是十無二三,其余的要么年幼,要么有疾,而且衣食皆不足,形如乞丐一般。”
“南丹衛?”
李景隆閉目稍加思索,腦海中出現了南丹衛的具體位置,他睜開眼,復又問道:“從南丹衛到龍州府,沿途柳、潯二府沒有供給補給嗎?”
“沒有,柳、潯二府的知府回應是因為多有軍戶竄逃,若是不給補給,這些軍戶為了一口飯吃,還能咬牙捱到龍州府,但若是給了,說不得就直接逃了,甚至流竄為匪盜為禍一方.過境的軍戶太多,兩府貧瘠,只說實在是供應不起,而且這些人也沒有收到指令。”
黃福也是無奈,他從南京中樞來到這里,是頭一次體會到辦事之艱難,這種艱難,不是說你的身份高,你能隨便殺人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真真切切地解決問題才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并非都是別人故意推諉懈怠,而是都有各自的苦衷,站在每個人的立場上,似乎都沒有錯,但結果就是辦不成事。
“而且。”
黃福指了指還在官署中忙碌的官員,說道:“從南京帶來的文官都不太適應這里的環境,只能依靠地方的鄉紳來辦事,可戶部原本委了負責運糧的趙員外,如今已殞于南寧,而另一個我委了催促箭矢和金瘡藥運輸的黃斷事也殞在了田州,其余差者目前皆未回,實在是無人辦事了。”
李景隆一邊聽著黃福陳述種種困難,一邊翻看著手中給他的文書。
因為李景隆此前位置不固定,一直處于移動狀態,所以需要他這個征夷將軍、總兵官處理的書信公文,都送到了龍州府。
“征討安南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奏:今已于云南布政使司各處運糧二十二萬石,赴臨安及蒙自收貯以待用,云南井鹽亦移于蒙自開中。及于云南都司增撥官軍一萬,委都指揮萬中、把都等領,于蒙自迤外連營駐扎,攢運糧儲,以為聲援。”
看到西路軍沐晟的后勤工作做的還算有序,李景隆稍稍松了口氣,但下面的內容,卻讓他眉頭一皺。
“另夏日多暴雨,有山洪沖垮道路,四川、貴州兩都司土兵之集結或有阻礙,請總兵官勿憂,職部必于約定日期之前集結。”
真山洪還是假山洪,李景隆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沐晟的意思很明顯,西路軍該準備的都準備,不會耽誤大局上的事情,但是你要指望我先去打安南,那你別指望了。
不過這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景隆并沒有太多糾結,只是對黃福說道。
“黃尚書,兩廣的有些事情你還不懂,不是你能力不足,而是有人在作梗。”
黃福當然對目前展開的極度不順利的工作有些疑惑,但他確實是不清楚這里面的門道,于是向李景隆問道:“朝廷征安南,何人敢于作梗?目的又是為何?愿聞其詳。”
“南方各布政使司的兵,從北面入廣西的,之所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