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姜星火冥思苦想的時候,他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念頭,「如果把寶鈔和鹽法這兩件事,當做一件事來辦呢?」
當夏原吉聽到了這個想法后,也陷入了深思。
夏原吉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點,但他的面色變得無比凝重。
什么叫寶鈔和鹽法兩件事當一件事辦?說白了,就是在滿足了開中法供給邊軍軍糧的前提下,擴大鹽引的發放規模,也就是說商人在民間回收寶鈔,然后再用這些寶鈔去和朝廷兌換鹽引,這么一來,朝廷就很快地就能做到大量回收寶鈔,然后讓寶鈔的實際幣值接近紙面幣值。
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那么,代價是什么呢?
「這是在透支鹽法的潛力,寅吃卯糧。」
姜星火不同意他的看法,搖了搖頭道:「這是一舉兩得。」
夏原吉還是有些擔憂,他擔心,這樣做不僅會讓鹽法愈發不可收拾,而且一旦弄不好,鈔法也會弄巧成拙,甚至影響到整個國計民生......這不是夸張,鹽引的供應增加了,那么按照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食鹽的價格必然會下降,朝廷從食鹽中獲得的利潤會減少,這個價格朝廷當然可以不承認,但這樣做的后果大概率就是官鹽又開始滯銷,而私鹽大規模泛濫。到了那時候,官府的鹽引價格,就成了另一個版本的大明寶鈔,都是價格虛高,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
「納鈔中鹽」的辦法,這就相當于按下葫蘆浮起瓢,而且鈔法的貨幣貶值是慢性毒藥,按照絕對比率,每年只貶個1—3,洪武朝三十多年才貶值的只剩10不到,大家都習慣了,最多用銅錢不用寶鈔交易唄。
但鹽價不一樣,這東西如果出問題,百姓吃不起鹽,是要造反的。
「明年可以繼續,后年可以繼續,大后年、大大后年呢?之前也算過了,百姓每年吃鹽的數量是一定的,用增加鹽引來回籠寶鈔,效果會越來越弱,而后果卻完全不可知。」夏原吉明確地表達了他的擔憂。
這種擔憂,姜星火當然是有道理的,但經過一番思考,姜星火還是說道。
「整個貨幣和稅收體系的改革,是系統工程,不能光看某一項或某兩項制度的變動,更不能把國民經濟當做靜止的狀態..安南之戰馬上就要勝利,李景隆已經渡過了膠水,擊潰了安南軍南線的主力,等安南的市場到手,大明的對外貿易規模必然會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周圍這么多國家的市場,都等著大明去擴張。」
姜星火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夏原吉卻聽懂了他的意思。
姜星火在賭。
他在賭,大明對外貿易擴張和經濟增長的速度,是一定能形成外溢效應。
什么是外溢效應?形象點比喻,那就是把大明寶鈔的總量當做一個蓄水池,目前是池子里的水太多,已經遠遠超過了警戒線,馬上就要溢出來了。
姜星火要做的就是,一邊在蓄水池內部減少供水(減少新增大明寶鈔的印刷),一邊通過下水道從池子里放水(大明國債和「納鈔中鹽」來回籠貨幣),另一邊則是打通蓄水池跟它邊上幾個大小不一的土坑(安南等國市場)的連接,讓這些土坑來承載外溢的池水。
如此一來,三管齊下,只要能在鹽價出現問題之前,快速地把大明寶鈔的幣值恢復過來,那么「納鈔中鹽」的辦法,就成功了。
這種恢復,甚至不需要完全恢復紙面幣值,只需要恢復個40—50,就已經達到換鈔的基礎線了。
畢竟鹽作為大
眾必需的消費品,在短期時間也就是一兩年內,增加供應量,是不會對鹽價造成太大波動的,因為這玩意百姓是可以自己多吃點,或者囤積起來的。
鹽的供應量,只有在超過了百姓自己的食用量增加極限,以及囤積極限后,才會開始影響市場。
這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