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他們為大明立下的赫赫戰功。
朱棣親眼看著九斿白纛重重砸在了地上,激起一陣灰土,心頭感慨莫名。
“《元史·太祖本紀》記載,元年丙寅,帝大會諸王群臣,建九斿白纛,即皇帝位于斡難河之源.如今我們打到了斡難河,砍倒了蒙古人的九斿白纛,北元留下的脊梁骨,終于被朕親手打斷了。”
看著被五花大綁的本雅失里,這個可憐的傀儡大汗,朱棣并沒有什么同情,在他的人生邏輯里,成王敗寇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戰爭就是這么粗暴。
但朱棣也沒有殺他,因為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據說在本雅失里這里。
“傳國玉璽被你藏到了哪里?”
傳國玉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作為大秦以后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是奉秦始皇之命所鐫。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的正統信物。
自大秦以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得天命,將其奉若國之神器。
如果哪個皇帝登基卻沒有這玩意,甚至會被嘲諷為“白板皇帝”。
老朱登基的時候就沒有,他表面上顯得很不在乎,自己弄了一堆玉璽,但其實心里很在乎,當年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找到傳國玉璽,如果他能找到,那么得到的封賞恐怕就不僅僅是涼國公了。
而這東西,在元末由元順帝在至正二十八年從大都出逃后帶入漠北,北元經歷了上都、應昌、和林、捕魚兒海等一系列戰役后,基本上已經瓦解,可別管逃跑的姿勢多狼狽,北元皇帝都沒把傳國玉璽落下,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而朱棣作為篡位者,自然無比渴望傳國玉璽,找回了這東西,再配合上掃清漠北的巨大功績,那么他作為皇帝的合法性將會極大地增加。
可惜,本雅失里卻沒能讓朱棣如愿。
“在阿魯臺手里.阿魯臺始終沒給我,所有詔書都是他用印的。”
“阿魯臺”
朱棣的目光投向了東方。
朱棣在兀古兒扎河東側取得了大勝后,開始馬不停蹄地與朱能率領的步兵主力匯合。
而在此過程中,也有不好的消息傳來。
一些既沒有追隨本雅失里也沒有追隨阿魯臺的韃靼部落知道了這邊的消息后,開始慌不擇路地向南逃跑。
是的,向南。
他們以為明軍的大規模騎兵集群還在西面,所以不敢向西走,又不想去東面跟著阿魯臺,北面是冰原根本無法生存,所以他們開始向南潤了。
這給朱棣造成了一些麻煩,因為南面就是明軍的補給線,這些本來不打算跑的韃靼部落都是窮苦人家,見到明軍補給線不搶才有鬼了。
朱棣便令廣恩伯劉才帶著一部分騎兵運送傷員南返,配合負責維持補給線的魏國公徐輝祖,以防補給線有失。
而朱棣在匯合了朱能帶領的大部隊以后,獲知了阿魯臺的情況。
阿魯臺一如既往的狡猾,他得知明軍主力在飲馬河附近筑城扎營后,帶領部下更換了行軍路線。
不過這并不能改變什么,阿魯臺帶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即便讓他多跑幾日,明軍一樣能追上。
阿魯臺也知道這一點,但他沒法不帶著這些人,因為這都是他的家底,沒了這些人,如果只有他的少部分親信,那么他們根本無法在草原上立足,阿魯臺的仇人是如此之多,瓦剌部、兀良哈部.還有那些大大小小叫不出名字的部族。
成吉思汗只有一個,失勢以后還想要東山再起,在草原上真的是極小概率事件。
所以阿魯臺在不斷收到明軍的情報后,他反而不跑了。
利用時間差,阿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