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凌晨。
漢將李信,領軍攻破大周都城洛邑,引發城中騷亂,亂軍焚燒春秋宮,殿宇坍塌……帝崩!
魏王姬烈、齊王姬鄴,慌忙間集結三萬禁軍、屯衛,保護部分宗室親卷于亡出白虎門,逃往益州。
李信部孤軍駐守洛邑城,無力分兵追趕……
七月二十七。
星夜馳援洛邑之王翦軍,在接到洛邑城破的消息之后,在成皋轉道向北,退守河內大營。
追擊王翦軍之陳勝部,得以長驅直入,直奔洛邑。
八月初一。
陳勝領軍開進洛邑城。
……
“陳”字帥旗高舉,大軍從東方青龍門緩緩入城。
九丈五高的城墻,橫亙數十里、巍峨似絕壁,人置身其下,很難不心生卑微渺小之感。
城內房舍,錯落有致、高低有序,街巷橫平豎直、整齊對稱,沉淀著歲月痕跡的泛黃青磚黛瓦,給人一種很舒服的融洽感,就像是被盤完得熘光水滑的老物件。
整座城池彌漫著的這股古老而不衰敗,厚重而不浮華的韻味,像極了一位豐腴、端莊的美人……
除了頻繁出現的白綾、孝衣,有些扎眼之外,洛邑的一切,給陳勝的感覺都好極了!
“末將李信(陳刀),拜見大王,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城內列隊久侯多時的一干紅衣軍將校,眼見‘陳’字帥旗入城,齊齊抱拳行禮道。
層層疊疊的短兵向兩側分開,陳勝翻身下馬,大步走到二人面前,親手將二人扶起,欣喜酣暢的大笑道:“此役吾漢廷能大獲全勝,兩位將軍當居首功!”
頓了頓,他再抬起頭,望向二人身后的一干將校,正色道:“亦全賴諸君奮勇先登、戮力作戰,王廷才能解此重圍,我代家中數百萬父老鄉親,先拜謝諸君血戰之功!”
說著,他不顧甲胃在身,捏掌向后方的數十名營團戰一揖到底。
眾將校見狀無不是既大驚失色,又欣喜若狂,只覺得孤軍轉戰千里之苦,盡皆隨風而散,只剩下自豪與榮耀,充斥心田!
他們亦捏掌作揖,聲嘶力竭的高呼道:“愿為大王效死、愿為王廷前驅!”
這一幕,別說是周遭執行警戒工作的無數紅衣軍將士見后心臟澎湃、難以自己。
便是擁擠在長街兩側的千千萬萬洛邑百姓見后,都有些沉默。
這可不就是先賢們宣揚的“君臣相得”嗎?
可無疑令他們覺得嘲諷,因為這樣德行,竟然是出現在一支叛軍的身上……
陳勝請諸多將校起身,而后親手牽了兩匹戰馬過來,邀二人并行。
二人自是不肯也不敢,但他們又如何拗得過陳勝,只能硬著頭皮翻身上馬,驅馬于陳勝并行。
“稍后好好給我說說!”
陳勝駕馭著戰馬,笑容滿面的說道:“這一戰你們到底是怎么打的!”
破城之戰的戰報,他當然是早就見到了,但這等以少勝多的攻堅之戰,又豈是戰報那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
越是奇兵,技術含量就越在細節!
陳勝覺得,這一戰已足以入列稷下學宮的教桉。
面對陳勝的要求。
李信自是滿口答應,心下說不出的振奮!
而陳刀卻顯得期期艾艾、心事重重,不知該如何將陳小六兒戰死的消息,告訴陳勝。
若陳小六兒是于沙場刀兵那也就罷了,沙場征戰哪有什么萬無一失,連他自己,每次披甲上陣,都有再也回不去的心理準備。
可偏偏,陳小六兒不是死于沙場刀兵之下,是死在殘周國運反噬之下,死在為陳勝這個大兄背負千古罵名之下……
這教他如何開得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