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實力相當(dāng)、棋逢對手的大軍,全力以赴的打了半晌,正要決出勝負(fù)之時,卻突然崩出來一支生力軍來,給其中一方來了一出前后夾擊……這種行為這就好比什么呢?
就好比兩個武林高手,比拼內(nèi)力比拼到關(guān)鍵之時,突然不知打哪兒崩出一個老六,一言不發(fā)的抄起兩把小匕首就是一招腎擊,不講武德的狠狠捅在了其中一人的腰子上!
這誰頂?shù)米。?
哪個武林高手經(jīng)得起這樣的考驗?
勝負(fù)之爭,在陳勝帶著七萬八千生力軍,從百越蠻夷后方切入戰(zhàn)場之時,就已經(jīng)再沒有任何懸念了。
陳勝萬夫莫擋的那一劍,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四萬搏浪軍對七萬百越聯(lián)軍的屠殺,從正午一直持續(xù)到了傍晚。
而直到大半個月后,都還有追殺百越潰兵的搏浪軍勇士,提著臭烘烘的人頭回來找部隊。
不是搏浪軍的人,很難理解到底是怎樣的動力在支撐著他們,違背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在剛剛打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zhàn)之后,在剛剛翻山越嶺的奔襲了四十余里之后,還能追逐著潰逃的百越蠻夷,幾十里、上百里、幾百里……
沒有人知道,追得最遠(yuǎn)的牲口,到底追了多遠(yuǎn)。
反正在后來的很多很多年里,龐邑方圓百里內(nèi)的百姓們,都時常能收到到這些可愛的搏浪軍將士們,隔著時空長河寄出來的禮物。
種著地呢,一鋤頭下去,刨一具白骨來,定睛一看,喲,藤甲?砸了砸了,埋回去還能肥地呢。
打著魚呢,一網(wǎng)拉起來,拉出一具白骨來,定眼一看,意,斷發(fā)?丟……算了,還是丟進(jìn)山林吧。
……
一日之間,百越聯(lián)軍三路合圍龐邑之役,一敗涂地!
十二萬百越青壯,逃回越地者,不足一萬。
乃百越人近三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慘敗!
消息傳開之后,連桂林郡郴縣那八萬南越聯(lián)軍都聞風(fēng)喪膽,連夜撤回了越地。
漢王之名,也隨著這些逃竄回越地的百越殘兵敗將,迅速傳遍越地,其兇威赫赫,小兒聞漢王之名敢不敢夜啼!
百越人都謂,漢王不似廉頗。
廉頗之策,重在守土。
漢王之謀,重在殺生!
而龐邑一役的前后在傳遍九州之后,陳勝的“殺神”之名,正式取代“亂陳賊子、商賈小兒”等等一系列貶義諢號,成為他唯一的外號!
特別是那些曾經(jīng)與陳勝交過手的豪杰諸侯,都像是直到這時才陡然反應(yīng)過來,那漢王跟自己打得時候,的確是留了手的啊!
不信你瞅漢王打偽齊,域外妖族摻合,偽齊國滅、呂氏屠族!
漢王打百越,一日之間屠殺百越十一萬聯(lián)軍,殺得百越人一聽到“漢王”這倆字兒就尿頻!
反觀九州內(nèi)戰(zhàn),漢王跟誰打好像都是點到為止,贏了就贏了,既不牽連統(tǒng)兵大將之族,也不曾難為過低層的士卒……
從這之后。
四鄰蠻夷無論私下找上九州哪一位諸侯豪杰,那人第一反應(yīng)都是:“賊子安敢害我!”
華夏一統(tǒng)、九州同胞的概念,真正開始深入人心。
也是從這之后。
所有與陳勝交戰(zhàn)的統(tǒng)兵大將,雖仍是盡心竭力、智計百出以求勝利。
但再無人敢將那些上不得臺面的臟路數(shù),往陳勝身上招呼……
……
一碗渾濁的酒漿,灑在了廉頗老將軍的墓碑前。
陳勝放下酒碗,一臉陽光的笑道:“老將軍,百越人退了、荊州守住了、搏浪軍的底子也保住了,您老安心歇著吧,別操心了……”
他放下手里的酒碗,轉(zhuǎn)過身。
在他身后,以田榮、吳芮、共敖、孔藂、陳賀為首的一大票搏浪軍將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