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回宮。
雖未即刻召開朝會、接見群臣。
但他人回來了,金陵浮動的氣象,也就安定了。
這種天差地別的感覺,說起來很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陳勝不在金陵的每一天里,金陵上到朝堂公卿、下到販夫走卒,都總覺得這日子不踏實、莫名的心慌,就如同小舢板漂泊于汪洋之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葬身于驚濤駭浪之下,身處于這樣莫名慌張的大環(huán)境中,就算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依然會被環(huán)境裹挾。
而只要陳勝人在金陵,哪怕他賴在后宮偷懶,既不上朝、也不露面,金陵的百姓們心頭都會覺得莫名的踏實,那種感覺,既像是缸里有米、手中有錢,又像是朝中有人、身后有靠,走路都踩得“彭彭”響、半夜打雷都不帶驚醒,連吃飯都能多干他幾大碗粟米飯!
……
十月初九。
陳勝召開大朝會,召見文武群臣,正式宣布了北伐戰(zhàn)略功成,九州一統(tǒng)的大好消息,并著范增盡快挑選開國大典之黃道吉日,將大漢承襲華夏正朔、九州正統(tǒng)的消息,宣告天下!
范增領(lǐng)命之后,力諫陳勝于開國大典之上登基稱帝,名正言順行使帝王權(quán)柄。
群臣附議之。
陳勝欣然同意,將登基大典的相關(guān)事宜也一并交托給范增督辦。
統(tǒng)一大事宣告完畢之后,李斯出列,當(dāng)庭呈上三省六部之制,奏請陳勝批閱。
陳勝記憶力極好,他只是一目十行的掃視了幾眼李斯呈上來的“大漢三省六部百官名錄(改三)”,立刻就發(fā)現(xiàn),這一版與他前番發(fā)回重審的那一版,只調(diào)動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小吏官吏,各省部侍郎、六部尚書之位,一個未動!
看著這份名錄,陳勝心頭是亦喜亦怒!
這事往好的方面看,代表著各衙門主官人選,李斯的確都是再三斟酌,選無可選的最佳配置。
從不好的方面來看,李斯無視了他的暗示,代表著他與韓非的辭官之意,已決!
是的,無論是先前的“改二”版本,還是現(xiàn)在的“改三”版本,各衙門主官的名單上,都沒有李斯和韓非這師兄弟二人的姓名。
堂堂大漢左右二相,位比三公的兩大中流砥柱,姓名居然出現(xiàn)在了一堆無關(guān)緊要的三省侍中之列!
陳勝合上這份名錄,按下心頭惱怒之意,和顏悅色的說道:“李公,這份名錄,可還能再斟酌一二?”
李斯毫不猶豫的捏掌一揖到底,言辭懇切的高聲道:“回陛下,這份名錄已是老臣苦思冥想、夙興夜寐半月之功,若陛下仍覺不妥,便請恕老臣才疏學(xué)淺、難堪大任,請陛下另擇賢明擔(dān)起重任!”
陳勝聽言,心頭越發(fā)惱怒。
裝傻是吧?
擺爛是吧?
他瞪起雙眼看向李斯,李斯卻竭力垂低腦袋,不與他對視。
他再生氣的看向另一側(cè)的韓非……打擾了,韓非看不見!
他沉吟了兩息后,便斷然道:“此事容我再斟酌一二,明日再議,可還有要事要啟奏,無事便罷朝上班了!”
殿下群臣一聽他話里這意思,誰還敢拿那些不重不急的事務(wù)去煩他,一個個捏著笏板,眉眼低垂、人畜無害。
蒙毅見狀,連忙長聲道:“無事退朝!”
群臣下擺:“恭送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勝拿起桉幾上的名錄收進(jìn)大袖中,面帶不悅的一甩大袖轉(zhuǎn)身就走!
待到陳勝的腳步漸行漸遠(yuǎn)之后,殿下的一干文武群臣才徐徐站起身來,目光玩味兒望向仍舊揖在大殿中心的李斯……他們沒見過那份名錄,但只要眼睛不瞎,都看得出大王這是擺明了對那份名錄不滿意!
大王都擺明了對那份名錄不滿意,你李斯還不肯修改,你李斯是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