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后,稷下學宮內用于接待貴賓的廳堂內。
學宮的副祭酒鄒奭看上去就是個比較風趣隨意的人,他負責招待長安君,安排傭人送上清涼的漿水后笑道:“多謝長安君所贈,這黑板粉筆之物,是稷下學宮收到過最好的禮物……”
稷下學宮名滿天下,為了蹭一蹭名氣,亦或是與學宮結好,過去也有不少公子封君貢獻財物進行資助??稍诿髟驴磥?,稷下作為齊國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學府,別人再怎么資助,還能比財大氣粗的齊國王室贊助更多不成?多了學宮不一定領情,少了還被嫌小氣,何必呢?
要知道,稷下先生們的生活待遇,可不是后世的窮教書匠能比的。歷代齊王專門為學宮設置了“稷下大夫”的稱號,凡是得到稷下認可能在學宮占有一席之地的學者,都可以得到一份俸祿,至于那些出類拔萃者,更能登堂入室,作為齊王的顧問,得到的賞賜數不勝數。
最典型的例子是二十年前的田駢,他作為稷下先生,雖然不出仕,卻有俸祿千種,仆役百人,比做了官還富有。稷下先生之生活富裕,可見一斑,不然也沒辦法帶著動輒數十上百的弟子,前呼后擁地出國講學訪問了,孔子周游列國時的寒酸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什么樣的禮物能讓稷下先生們心懷感激,明月是好好琢磨過的。他想到的便是后世任何一個學校都少不了的黑板、粉筆。公孫龍幫他做了免費廣告,這東西成本很低,又能得到老師學生喜愛,如此一來,他便與稷下各學派都拉近了關系,何樂而不為?
而且他還惡趣味地期盼著,以后哪位稷下學子上課打瞌睡,也得像后世的倒霉學生一樣,額頭狠狠挨上一枚粉筆炮彈!
可明月沒料到的是,黑板和粉筆的受歡迎程度,比他想象中更甚!
一想到方才的情形,鄒奭就樂不可支:“公子甫一來稷下,就給祭酒出了一個大難題啊!”
明月則回應道:“是我的過失,之前也未多帶一些……”
原來,在他宣布要送十塊黑板,若干粉筆給稷下學宮后,下面頓時引發了一陣歡呼。一直苦于沒有好工具來講學的稷下先生們一見此物便鐘愛不已,差點不顧斯文開搶了。
還是荀子臉一板讓他們休要鼓噪,不過要如何分這些黑板,還真是一個難題,好在明月沒有明說要給哪家哪家,這種得罪人的事,還是交給學宮祭酒來做吧。
所以此時此刻,公孫龍還在辯壇上繼續和墨家眾人你爭我辯,荀子則忙于給稷下各派分配黑板。
雖然稷下號稱“九流十家”,可實際上細分下來,每一個大派別都有內部的分裂,算起來竟有上百家之多,如今名列稷下大夫之位的尚有四五十人,這些人平日里就競相詰難,誰也不服誰,今日又豈會相讓?荀子應付起他們來已經是左右為難,招待長安君的事,就只好先交給鄒奭了。
可惜那女扮男裝的“田嘉”卻不見了蹤影,大概是害怕有人識破她身份,悄悄走了吧?
如此想著,明月一邊打量著這個被竹簡堆得滿滿當當的屋子,一邊與鄒奭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他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荀子,卻沒想到會碰上齊國“三鄒”之一的鄒奭。
齊國有三鄒,那位在中學語文課本里出現過的美男子鄒忌便是其一,此人乃齊國權臣,與稷下學宮的祭酒淳于髻敵對過。
鄒忌之后,則有鄒衍,此人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五行學說創始人,他年輕時在稷下已是聲名累累,因好言天地之事,所以被冠了個”談天衍“的稱號。后來齊閔王倒行逆施,稷下先生各自流散,鄒衍選擇去當時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的燕國,據說當時燕昭王親自抱著掃帚為他掃地,怕塵埃落到他身上,后來又請求列為鄒衍的弟子,為他筑了碣石宮,將他當做老師,讓他在燕國傳授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