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大冒險
。
“天下各地,物產各不相同。山西盛產竹、楮、麻、旄尾、玉石;山東則多有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產楠、梓、生姜、肉桂、金、錫、鉛、丹沙、犀牛、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以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至于銅鐵,則分布在山川之中,南方楚越多銅而北方趙地多鐵?!?
呂不韋經商各國,見識廣博,說起各地物產來如數家珍。
“以上種種,皆是中國之民所喜好,習用、穿著、飲食、養生、送死之物,往往供不應求。這些物產,當然不會自己長了腳四處流通,而是要依賴商人輸通,以供都邑貴人、百姓選購。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經商,講究一個利字。我打一個比方,若是馬匹在邯鄲價格低廉,商賈就會把趙馬銷售到可以貴賣的臨淄、大梁去;若邯鄲糧食價格昂貴,商人就會從價格低廉的淮北、泗上運稻米來銷售。賤買貴賣,是道之所符,天經地義之事,這就好比水往低處流,許先生卻以為這是商賈刻意囤積的傷農之舉,實在是誤會得厲害!”
他踱步到臉色漲紅的許友邊上,指著他身上的陋衣和自己身上的華服笑道:“再說了,貧富之道本是天定,沒有誰能剝奪或施予,但機敏的人總是財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卻往往衣食不足!”
這是在嘲笑許友這些農夫的貧窮不是因為商賈誆騙,而是因為自己愚蠢了,氣得許友渾身發抖,但呂不韋卻又有他自己的一番見識。
“當年齊太公被封在營丘,那里本來多是鹽堿地,人煙稀少,于是太公便鼓勵婦女致力于紡織刺繡,極力提倡工藝技巧,又讓商賈把魚類、海鹽返運到其他邦國去,結果別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歸于齊國,就像錢串那樣,絡繹不絕,就像車輻那樣,聚集于此。所以,齊國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的諸侯們斂袂而往齊國朝拜?!?
“后來,齊國中途衰落,管夷吾重修太公之業,設立管理貨殖的輕重九府,使齊國重新富庶,而齊桓公也因此得以稱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的富強,一直延續到齊閔王之時……齊國之強盛,便是重視商賈帶來的結果,若是圣賢們早早聽了農家的話,對一切商賈都不由分說禁錮削弱,如今的齊國恐怕還是一片鹽鹵之地。”
“至于所謂的農能使風俗淳樸,而商賈使風俗敗壞更是無稽之談!”
呂不韋對此嗤之以鼻,轉視明月道:“公子豈不聞這樣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小人認為,禮產生于富有,而廢棄于貧窮!而商賈是最能讓世人富庶的行業,故而天下不可缺農稼,不可缺百工,更不可缺了商賈!”
一席話下來,邏輯嚴密,次序分明,許友這些個農家人本就是力行派,嘴笨得很,已被呂不韋說得張口結舌,無從反駁,明月見他羞愧難當,連忙站出來打了個圓場。
“民以食為天,農是國家之本,當然,其余的工、商也不能一概視為末業,皆是國之柱石。許先生,你的意思我明白,本公子絕非短視之人,自然歡迎農家來趙國屯墾……”
如此說著,明月也暗暗想道,若這是呂不韋的真實心思的話,也難怪此人在歷史上執政秦國后,會一改秦國百年上農抑商的國策,放寬了對商賈的制約,由此讓秦始皇時多出了烏氏倮,寡婦清等國家扶持的大商賈,也不知這一個時間線上,他還有沒有這機會。
許友作為明月對呂不韋的試金石,已經完成使命了,在給了許友一個臺階下后,明月借口他長途奔波為由,讓下人帶著他下去歇息,他則要與呂不韋談一談“公務”。
說是公務,其實不過是一些“設色之工”購漆的事。
因為今年燕趙齊開戰,華北諸國的許多東西都漲了價,不僅是糧食在漲價,連帶著漆、染料等也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