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義的董方更是怒發(fā)沖冠,他發(fā)瘋似地抽出佩劍,在院墻上瘋狂地砍著,仿佛那是天殺的賊寇。他們殺死亭父,又糟蹋了他無辜的女兒,最后還殘忍殺害了她,應(yīng)該用什么詞來形容這群水匪呢?禽獸行?狗彘不如?
不,都不夠,只有死亡能償還死亡!
一行人被一種悲憤的情緒包圍著,也不知過了多久,董方才終于冷靜下來,他再度走進屋內(nèi),解下了自己身后披著的氅,用十分溫柔的動作,將那被賊人肆虐得慘不忍睹的女尸裹起,而后抱了出來。
眾人抬起頭,呆呆地看著董方,他也不說話,抱著女尸出了亭舍,放目望去,四月的鮮花正在院子外盛開,滿原野皆是,就像詩篇里說的那樣:皇皇者華,于彼原隰。
懷中這輕飄飄的少女尸骨,又何嘗不是在鮮花般的美麗年紀,就戛然而止了呢?
董方感覺自己再也無法忍受了,他找到了鮮花最盛,景色最美的地方,將少女尸體放下,又回到亭舍,默默地尋了個木鏟,在那里開始刨坑。
縣吏們都看著他的動作,昭勃也顧不上在那悲苦了,擦干了淚,咬了咬牙,也尋了工具,出來給董方打下手。
不多時,那少女和她父親的尸體便被埋入了坑中,董方將坑填平,壘上兩包黃土,他愣了愣,又采了旁邊最嬌嫩欲滴的野花,放在少女的墳頭。
”我祖董安于執(zhí)法嚴明,但凡捕獲盜賊,絕不姑息;而長安君和蔡先生也說,為政莫急于盜賊,我先前還不懂,如今來西鄉(xiāng)所見所聞,卻是明白了!”
董方下拜,朝這對慘死的父女頓首道:”我董方以先祖之名發(fā)誓,定要助長安君除盡水寇,讓祁縣國無盜賊,讓百姓再無悲死之苦!“
PS:目前欠更四章,明天開始補更O(∩_∩)O~
從被稱為“簡襄之烈”的開國時代起,趙氏立國兩百余載,將相功臣不計其數(shù),可卻從未有能出董安于之右者。
當初晉國六卿內(nèi)戰(zhàn)時,趙氏遭到范、中行的圍攻,處于劣勢,急于與知氏結(jié)盟,而知文子提出的條件,便是要趙簡子的智囊董安于死!
為了讓趙氏解困,董安于毅然赴死,趙簡子大哭三日,迫于無奈將董安于的尸體陳棄于市,并將此事告知文子,知氏方與趙氏和好,幫趙簡子打贏那場內(nèi)戰(zhàn)。
戰(zhàn)后,趙簡子思及董安于,感覺非常內(nèi)疚,便把董安于的神位陪祀在趙氏宗廟,這是獨一無二的尊崇。而董氏的子孫,也將世代享有大夫之位,與趙氏同休……
作為趙氏立國以來最大功臣董安于之后,董方的出身卻不怎么好,他乃是一個舞妓所生的庶子,無法繼承大夫的爵位,只能補入黑衣,但在黑衣里,他依然混得不怎么好。
究其原委,是因為董方生了一個急公好義的性子,和笑面腹黑的肥平、緘默做事的公仲寅不同,他是個但聞不平事,就會立刻拍案而起的人。或許是因為從小在家里看慣人情冷暖,對豪長權(quán)貴,他不冷不熱,對平民百姓,卻十分和藹,能與他們聊到一塊去。于是長安君便挑了他,隨昭勃和幾名縣吏去西鄉(xiāng)巡查,招募丁壯補入縣卒,也算一展其所長。
“此去西鄉(xiāng)募兵,我乃是外人,不熟鄉(xiāng)音,要仰仗二三子相助了。”董方?jīng)]有因為自己來自國都,乃是黑衣就對昭勃、縣吏們拿架子,當日在祁縣西城門匯合時,便客客氣氣地與他們打招呼,放低了姿態(tài)。
昭勃等人連道不敢,過去他也沒少來祁縣求援,可官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乘機去西鄉(xiāng)索賄有之,真正想要剿賊的官吏卻少之又少。
這次卻不一樣,這幾天昭勃眼看長安君大刀闊斧地整頓縣卒,各豪長也聽話地出人出糧,看樣子,長安君是鐵了心要解決賊患了,昭勃欣喜之余,恨不得立刻飛回西鄉(xiāng),號召里閭鄉(xiāng)親們踴躍入伍,一起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