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柔之虎,書友l599xl再次的100幣打賞~)
盧家私通倭寇,販售私鹽的事情很快就在江陵城中傳開了。
知府李大人稟公斷案,下令將盧家男女老小盡數拘捕,一應家產全部充公。
這個舉動得到了江陵父老的贊揚,在向盧府大門扔菜葉吐口水的同時他們已經把李知府奉為了青天大老爺。
當然,李知府可以拿人卻不能真的下令處決盧家老少。
此事茲事重大,李知府第一時間寫好奏疏,叫人走驛道加急呈遞到京師。
即便是用最快的驛馬,每個驛站換人換馬到京師也得十日。等到朝廷批復下達再傳回荊州最少要一個月。
在這之前李知府要做的就是加強戒備,確保人犯不會出問題。
畢竟盧家私通倭寇,雖然那十八名倭寇已經被斬殺,但誰知道還有沒有余黨?
萬一余黨賊心不死企圖劫獄,那可就麻煩了。
故而李知府從縣衙調了些人手和府衙衙役一起在大牢前巡視,一天三班倒,保證不會出岔子。
寧修倒是比較輕松。送走戚靈兒、戚報國后他就安心在家中讀書。
反正現在生意已經步入正軌,有七郎和十郎看著不會有太大問題。而溫書則刻不容緩了。明年八月就是鄉試,在此之前還有科試。若不能在這兩場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他就得再等三年,這是他絕不能容許的。
他現在不光是為了自己而奮斗,還是為了靈兒。
他親口答應靈兒,后年中了進士就娶她。要是沒登科這臉就丟大了。
至于孫悟范則回武昌去了。他在荊州待的時間太久,家族里的生意缺人打理,寧修不好強留便由他去了。
寧修唯一有些擔心的是那份賬本。
看的出來楚汪倫之所以下狠心要綁他,除了報復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那個賬本。
如果僅僅是一個賬本他不會如此懼怕,如臨大敵吧?難道這賬本之中還另有玄機?
寧修每天都會拿出那份賬本看一看,可無論左看右看翻著看就是看不出什么特別之處來。
唉,暫且先放一放吧,說不定不在意的時候就有發現了呢?
讀書講究的是心平氣和,換句話說讀的是個態度。
這一點寧修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他前世好歹是個博士生,要是屁股坐不住態度不端正也不可能獲得那般成就啊。
加之小秀才留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寧修要做的就是強化對于四書五經,圣人之言的理解并找好破題的角度,最大程度的寫出新意。
新意這兩個字實在是太重要了。科舉考試題目本就固定,加之出題范圍太小,出現重復題目都很正常。大家作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考官大人自然難以取舍。
若是在這個時候能夠作出一篇立意新穎,不同尋常的文章絕對可以一鳴驚人。
在這方面寧修是有優勢的。好的立意不是閉門造車可以想出來的,需要有足夠的見識。
而寧修是穿越客,對于歷史和世界的認知比這些大明土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加之他的心理年齡比同齡人大了不少,看待問題更為成熟。要想取一個好的立意十分輕松。
當然,他還是不能輕敵的。畢竟有些觀點在現代人看來十分正確,但在封建社會是不能被接受的。一個不小心寫出個驚世駭俗的觀點,恐怕得被當作妖孽活體解剖了。
寧修可不是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凡事還要求穩,至少得符合明人的價值觀嘛。
忠君愛國那是大方針不能偏離,圍繞著這個主題闡釋延伸肯定不會有問題。
......
......
京師,內閣。
值房之中,張居正捧著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