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告退!”
畫師捧著剛剛畫好的畫像恭敬的退了出去。其實他也是一刻不想在暖閣之中多待的。
皇帝陛下正襟端坐很累,他更累啊。
畢竟皇帝陛下還能坐著,他卻要跪著。
給天子作畫像容不得出一絲一毫的差錯,若是畫像有損天子威嚴,那可是犯了欺君大罪,要掉腦袋的。
故而畫師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副畫像畫下來后背都已經濕透了。
畫師剛退出去,朱翊鈞的貼身內侍小安子便湊了過來恭敬道:“陛下,該去文華殿聽講了。”
朱翊鈞好不容易能起身活動活動筋骨,聽到“文華殿”三個字身子直是僵住了。
大明朝有一個傳統,那就是皇帝要在文華殿聽儒士講經,這一活動稱之為經筵。
這些儒士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對于儒家經典的理解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但他們也有缺點,那就是非常的酸腐,且冥頑不靈不知變通。
朱翊鈞最討厭這些酸腐文人,可張先生要求他必須每隔三日去文華殿聽講,朱翊鈞也是無可奈何。
他是不敢公然拒絕張先生的。因為一旦他拒絕了,不僅群臣會發出抗議,母后也會嚴厲責斥他。
有時朱翊鈞甚至會想這大明朝的皇帝究竟是誰?為什么群臣只是對他表面恭敬,而卻對張先生馬首是瞻?
朱翊鈞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道:“抬肩輿來吧。”
乾清宮距離文華殿頗有一段距離,需要乘坐肩輿前往。小安子恭敬領命而去,卻在乾清宮外碰到了首輔張居正。
“啊,張閣老!奴婢參見張閣老。”
小安子差點撞到張居正身上,連忙躬身行禮。
張居正有要事在身也無意和他計較,點了點頭邁開四方步便往乾清宮走去。
照理說外臣覲見皇帝是需要太監通報的。但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張居正。
張居正可以未經通報拜見天子。這也是萬歷皇帝為了表達對恩師的信任特地吩咐的。
這一行為曾經被一名御史寫到奏疏里,對張居正大加彈劾。但那名御史最后被天子下令廷杖四十。至此之后再無人敢以此事做文章。
張居正進到東暖閣時朱翊鈞已經恢復了正襟危坐的姿態。只不過這一次他的嘴角多出了一絲笑容,這是為了張先生特地準備的。
“老臣拜見陛下。”
張居正沖朱翊鈞微微欠身算作行禮,朱翊鈞連忙擺手道:“先生不必多禮,快賜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