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了寧修這邊,雖然不敢公然發(fā)聲援助,但也能做到不偏不倚靜觀其變。
這正是寧修迫切需要的。
他需要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公平的和杜訓導對決。
杜翰的臉都要氣綠了。他如何沒讀過大明律,當然知道十惡是什么。
寧修突然搬出大明律做護身符著實讓他沒有想到。
他方才以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諷刺寧修富貴之后鄙夷嫌棄親族,并希望徹底污損他的名聲。誰知寧修沒有在這上面糾纏,而是直接搬出律條,用以反駁。
眾生員們回過味來,紛紛看好寧修了。
道義和律法還是有差距的。兩者若要選擇肯定是站在律法一邊。
何況寧修也沒有觸犯道義。
他只是沒有答應(yīng)舅公合作開作坊的要求,這算哪門子的得勢忘本?
難道那舅公要求寧修把家中錢財都搬過去寧修也得照做嗎?
這就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吧?
杜翰顯然也察覺到了生員們態(tài)度的變化,情況對他越來越不利。
但杜翰哪里會甘心認輸,他冷笑一聲道:“哈哈,好個伶牙俐齒,鐵齒銅牙。不過你卻忘了讀書人當急公好義了嗎?對一般人尚且如此,何況你的舅公?即便你的行為沒有觸犯《大明律》,也是為天下讀書人所不齒的。”
他環(huán)視一周,見根本沒有人響應(yīng),氣的直跺腳。
“哼,我鄙視你!”
寧修攤開雙手道:“杜訓導說完了?”
“說完了......你,你什么意思?”
杜翰覺得自己失了氣勢眉毛一挑質(zhì)問道。
“那接下來便該寧某繼續(xù)說了。”寧修狡黠一笑道:“寧某記得大明律似乎有過這么一條注解。”
稍頓了頓,他朗聲道:“誣告人者,反坐其罪。”
只一句話杜翰的面色就變得慘白。
他呆呆立在當中,冷汗順著后背淌下來。
誣告反坐這一原則是大明朝廷三令五申的。為的就是防止同僚,親朋之間因為嫌隙而互相攻訐誣告。
這種風氣要是一開,絕對會把朝廷上下,甚至四海之內(nèi)弄得烏煙瘴氣。
到時大家有矛盾也不用解決了,直接胡攪蠻纏誣告一番,朝廷、地方衙門把精力全放到解決這些莫須有的案子上嗎?
寧修這句話可謂戳到了杜翰的軟肋,讓杜翰不得不懼。
要是最后證明杜翰是誣告誹謗,他是要被反坐的,這是愛惜羽毛的杜訓導絕不能接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