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修要做的第一道菜就是醋溜土豆絲了。
沒錯,這個在后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
因為土豆剛剛傳入沒多久的緣故,這種食材的加工方法還十分有限。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蒸熟了吃。這樣雖然可以充分感受到土豆質地面軟的口感,但從美食學的角度看是有很大浪費的。
寧修前世最喜歡吃的就是土豆,對于各種土豆菜肴的做法研究的透徹。
他最拿手的菜就是醋溜土豆絲了。
醋溜土豆絲的做法并不復雜。寧修首先取來一個土豆,刮皮用刀切成細絲碼在一起。
接下來他用清水把土豆絲清洗了一遍。
之后他把全部土豆絲倒進一個瓷盆里,倒滿水來浸泡。
這一步的目的是去除淀粉,使得炒出來的土豆絲口感爽脆。
常有人向寧修抱怨說炒出來的土豆絲太面,一點不好吃。寧修總會笑著告訴他這個小竅門。
有時候真的是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細節就能讓一道菜肴的口感有天壤之別。
泡了大概有兩刻鐘,寧修取出所有土豆絲把水控干。
接下來就是準備輔料了。
寧修取了蔥和蒜,分別切成碎末小塊。
蔥原產于華夏,蒜是漢代傳入。這兩種東西早已是百姓飲食生活中的必需品,完全不用擔心加入后不合口味的問題。
之后寧修開始往鍋里倒油。
他倒得自然是菜油了。事實上明代酒樓菜館里還是習慣于用動物油來炒菜。但這樣炒菜有一個問題,需要預熱的時間有些長,而且動物油多少有些味道。
也許有的食客不會在意,但總會有反感的。
寧修本身也不習慣于吃動物油,加之動物油脂要緊著制作肥皂使用,所以他規定寧記酒樓炒菜一律用菜油。
油漸熱以后他放了一小撮花椒進去。這是為了提味。
花椒自古就產于華夏大地,為國人所喜愛。只不過辣椒傳入后,花椒的地位有所下降。
寧修還是很喜歡花椒的味道的。
炒花椒油是寧修的拿手好戲,他能夠掌握好時間,把花椒的香味充分逼出留在油里。
之后他把油中的花椒濾出只留下帶著花椒香味的清油。
這還是細節。前世寧修在飯店吃土豆絲的時候常常能嚼到一兩枚花椒。
那種酸爽真的是叫人無奈啊。
故而寧修在自己做菜時很注重這種細節,花椒可以提味但絕不能出現在菜品之中。
之后他又把蔥和蒜末倒入油中煸炒。
蔥和蒜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喜好添加,寧修口味比較重一些,故而他加入了較多的蔥蒜。
接下來便要加入正菜了。
寧修把控干的土豆絲全部倒入鍋中,用大火爆炒。
火舌瞬間燃起,聽得菜油噼噼啪啪的聲響,寧修只覺得十分暢快。
他前世感到疲憊的時候都會把自己鎖在廚房里做菜。
那種放空自己全神貫注的感覺很能夠治愈傷口。
話說回來,醋溜土豆絲的口感一半在土豆絲,一半在醋上。
只有土豆絲的清脆和醋的酸香完美結合才能帶來最曼妙的口感。
寧修先加入鹽和土豆絲炒勻,繼而加入陳醋。
這醋是城東吳家醋坊釀的,在荊州城極為有名,不管是酒樓食鋪還是一般百姓家都會去買吳家醋坊的醋。
寧修繼續用木鏟子翻炒,看著土豆絲被陳醋上了一身濃艷的顏色,寧修迫不及待的想要嘗一嘗醋溜土豆絲的味道了。
他又翻炒了一會便把土豆絲出鍋裝盤。
醋溜土豆絲一定不能炒的太久,因為爆炒的緣故若是炒的太久整道菜的口感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