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走向了覆滅。
寧修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但以他現在的能量還不足以影響到那些廟堂決策。
即便他與張居正獻言,張居正又能聽進去多少呢?
畢竟聽你講和按照你說的去做可是天壤之別。
他只能從身邊小事做起,盡可能的影響每一個身邊的人。
故而當他看到一眾荊州士子醉生夢死才會如此氣憤,才會說出方才那一番話。
文恬武嬉,武人他現在無法影響的到,可文恬的苗頭可千萬不能有啊。
“寧解元所言,吾輩受教了?!?
眾人齊齊沖寧修拱手,面色中頗有幾分悔改之意。
寧修悵然道:“大明立國兩百年矣,有許多弊病的地方,正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賣力用命,切不可墮落萎靡。”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酒宴自然是不會繼續舉辦下去了。
眾人皆散席去。
劉惟寧十分尷尬的沖寧修拱了拱手道:“寧賢弟,愚兄知錯了?!?
寧修神色稍稍和緩:“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劉兄是做大事的人,焉能被這些瑣事俗事羈絆?”
稍頓了頓,寧修繼續說道:“明年二月便是大比,現在已經十月末,不若我們過些時日便啟程前往京師備考。不知劉兄意下如何?”
劉惟寧知道寧修這么說是不放心他在江陵待著,從而沉迷于酒色,便嘆了一聲道:“愚兄也正有此意?!?
其實年后再啟程前往京師也不是不可以。
湖廣距離京師雖然路途遙遠,但順利的話一個多月怎么也到了。
可萬一發生意外呢?
所以很多考生往往會留出余量在年前就動身。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到了京師后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選擇客棧居住,這時候客棧房間寬松,價格也不高。
等到臨考前一個月那真是價格飛漲且一房難求。
即便是同鄉會館也不是無限制接納的,你去的晚了會館房間滿了,肯定是不可能住下的。
科舉是終身大事,大比更是重中之重,寧修可不希望在這方面出現任何的意外。
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和家人一起過年了。不過這也得適應,選官之后若是外放,那一年跟親人在一起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好,那我們便約定,后日我們正式啟程前往京師!”
......
......
十月中旬,寧修與劉惟寧啟程前往京師備考大比。
他們的行進路線是從荊州碼頭乘船沿長江順流而下抵達南京,再從南京換船渡江去揚州。到了揚州再換船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條路線,是因為這一路都是水路,乘船舒服一些。
走陸路也不是不能走,也未必就比走水路慢多少,可沿途車馬勞頓,絕對要比走水路累的多。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勞累,寧修自然選擇走水路了。
一路上倒也算順利。從荊州到南京這一段極為順暢,南京到揚州自不必說。倒是從揚州到京師的路上發生了些小變故。
據說是有朝廷大員的官船經過,河道管控。
寧修倒是并不怎么在意。等一等便等一等吧,反正他們出來的時間早,到了京師時間還綽綽有余。
等他們到了京師已經是十一月,好在趕在了年前。
不然再過些時日河水就得結冰,運河便走不通了。
到達張家灣碼頭的時候,卻有不少士子聚集。
寧修上前一問,便知道他們分居天南海北,都是為了備考會試提前數月來的京師。
他心中不由得暗暗慨嘆,對讀書人來說,科舉大于天。
寧修與這些書生一起進了北京城,本想和劉惟寧租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