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的問題。
非洲的礦山遭到沖擊怎么辦?中東的航路被迫中斷怎么辦?甚至萬一再發生印尼那樣的事件、生命安全直接受到威脅怎么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無時無刻地保證自己力量存在,保證自己能在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派出具有威懾力的隊伍,去直接解決問題。
在這一點上,摸著鷹醬過河是不錯的思路。
發展航母編隊、執行全球一小時戰略、到處建設基地。
做到這一點,就相當于在全球布下了天羅地網,任何一個節點上出問題,都可以及時作出反應。
——
但尷尬的是,這樣的策略并不合時宜。
鷹醬的全球戰略投送能力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也不是一年建立起來的,也不是10年建立起來的。
他們如今縱橫全球的戰略投送能力,是經歷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累積發展才建立起來的。
咱們能等50年嗎?
顯然不能。
歸根結底,這就是一個“差速”的問題。
現狀是,技術和經濟的發展過快,但技術所帶來的“實體力量”增長卻跟不上。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殲二十二已經誕生超過四年,但實際裝備部隊的,也不過區區十多架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完全復刻老美的路線是不可能的。
等我們慢慢把航母、把基地建起來,好不容易通過技術在海外建立的優勢,估計都已經丟的差不多了。
所以,必須要另辟蹊徑。
內力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起來,那不如就極端一點,自創一門不需要內力也可以打死人的絕學。
比如葵花寶典、獨孤九劍之類的
想到這里,陳念緩緩吐出了一口氣。
他輕輕敲著桌子,在紙上寫下了問題的關鍵:
力量投送。
只要解決了“投送”的問題,哪怕我們沒有基地,沒有航母編隊,也可以產生相應的威懾力。
確定了這一點之后,思路就很清晰了。
我們需要一支快速反應隊伍,能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
這支隊伍所依托的裝備必須要足夠先進,先進到能彌補“產能不足”所帶來的天然劣勢。
當然,還必須排除掉“核武器”這種能發揮出同樣效果,但卻絕對不能肆意使用的方案。
答案的范圍瞬間縮小了許多,陳念略微思考,在紙上寫下了幾個約束條件。
較高的投送效率。
相對“全球基地”較低的建設成本。
足夠快的建設速度。
技術上的絕對優勢。
綜合這幾個條件,陳念再次寫下了幾個潛在的可選方案。
這些方案包括高超音速載人飛行器、長航時無人機、巨型運輸機、天基武器平臺等等。
但在仔細琢磨之后,陳念發現了一個問題。
所有的這些方案,都有著其天然的劣勢和不足。
而想要規避這些劣勢,唯一的方法只有一個。
那就是.
把他們縫合到一起。
自己想要的裝備,需要擁有超高的機動速度、超長的滯空時間、超大的載荷、以及超強的破壞力。
什么玩意兒能同時滿足這些要求?
答案只有一個。
空天作戰平臺。
果然,在大部分時候,技術發展的路線都是固定的。
現在,這個項目,恐怕要提前啟動了.
想到這里,陳念拿起了一旁的電話,撥出了陳果的號碼。
接通之后,他簡單寒暄了幾句,隨后開口說道:
“我想開啟一個預研項目,與空天作戰平臺有關。”
“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