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尤其是在事情緊急的時候更是如此。
似乎只是一轉眼的功夫,四月就已經過去。
為了陳念的安全考慮,上級幾次勸說他離開,但陳念每次都拒絕了。
倒不是因為他迂腐地要堅持“跟大多數人站在一起”,而是他的直覺告訴他,危機一定能順利度過。
這種“奇跡”發生的可能并不是不存在。
雖然概率很小,但總要去爭取。
某機場內。
陳念站在一架米26直升機面前,眼神中帶著明顯的惋惜。
他看向一旁站著的陳果,開口說道:
“要說老毛子還是老毛子啊,這種東西都能造出來。”
“而且,米26還是三十年前的產物了,但哪怕放在現在,它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頂尖、最先進的大型運輸直升機。”
“可想而知,那時候的老蘇軍事工業得發達到什么程度。”
“可惜了這么強的一個國家,原本有機會扛起人類大同的旗幟的國家,就那么倒了。”
“不僅是倒了,并且還后繼無人”
“我們不是嗎?”
陳果故作調侃地問道。
“.我說的是直系親屬。我們跟他他們最多算是異姓兄弟吧,還是鬧過大矛盾的那種。”
“算了,不聊這個——飛機全部都到位了嗎?總共幾架?”
“米26一共6架,另外從各地調過來的各型直升機有接近40架,按照此前預估,只要不出現大規模的道路、建筑受損的情況,這些直升機應該夠用了,最多也就是多飛幾個架次的事情。”
陳念放眼看去,整個機場可以說是停滿了直升機,場面頗為壯觀。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直升機無論型號還是涂裝都是千奇百怪,唯一相對整齊的,就是停成一排的米26了。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華夏在直升機領域的薄弱。
毫不夸張的說,這年頭的華夏,就算是掏空了家底,也湊不出一個完整的陸航團來。
想到這里,他又開口問道:
“我們自己的重型直升機項目進展得怎么樣了?順利嗎?”
“目前看是順利的,基本沒遇到什么阻礙,不過當然,時間上不可能趕得上。”
“這次的項目,我們肯定是用不上我們自己生產的重型直升機的。”
“本來也沒指望馬上能用上。”
陳念平靜地回答道。
他伸手摸了米26紅色涂裝的機身,思索了片刻后說道:
“機艙拆除工作要盡快做起來,至少要拆掉兩架飛機,專門用于大型機械吊裝用途。”
“萬一到時候發生不可控的情況,部署在那邊的大型機械不夠用,新的設備能不能快速進場,就決定了很多人能不能活下來。”
“明白,已經溝通過了,拆卸并不困難,一天的時間就能解決。”
“那就行了。”
陳念微微點頭,隨后繼續問道:
“行動人員安排好了嗎?到時候用什么理由,誰來統籌?”
“由各級組織統一負責,人員已經安排下去了,理由就定為演習,我們前期已經做過了宣傳鋪墊,組織起來問題不大。”
“現在唯一麻煩的是,民眾中間確實出現了一定的恐慌情緒,以為我們要打仗了。”
“但這也沒辦法,兩害相權取其輕吧,等過了這關,再慢慢解釋。”
“嗯,這塊我不專業,就不參與討論了。”
……
理由重要嗎?
其實根本不重要,之所以要定為演習,不過是為了稍稍增強說服力而已。
而陳果所說的“過了這關再慢慢解釋”,聽上去似乎有些敷衍,但實際上,這是最好的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