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尾方案。
看著陳念略顯焦慮的表情,陳果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口安慰道:
“不用擔心,我們已經準備了很久了。”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陳念嘆了口氣,開口說道:
“但愿吧?!?
這天。
對陳念來說,這是一個絕對無法忘記的日子。
到了這一天,陳念很奇怪地反而沒有了之前的緊張,反倒感覺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孤獨感。
他很清楚這種孤獨的來源——因為在現在他所處的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像他一樣,能深刻地體會到那段痛徹心扉的記憶。
他無法與他人言說。
但更多的還是慶幸。
想到這里,陳念的心定了下來。
應急指揮室內,眾人緊張地注視著指揮室正中心的大屏幕。
按照陳念的意見,這次的工作采用了一種新穎的可視化呈現方式。
各個片區、各個單位提前在系統中錄入信息建立檔案,并通過導入到提前預設好的簡易程序中。
程序與各大運營商聯網,被授權通過專用號段抓取短信信息。
這樣一來,下級所有一線執行人只需要記住幾個簡單的口令,就能快速地向指揮部報告現場情況。
而此時此刻,大屏幕上所展示的,就是經過歸集匯總后的信息。
“已啟動”比率為100,已完成比率為0,執行中比例為69。
完成比率很低,但這并不是因為執行出了問題。
事實上,這是各級組織經過研討后刻意做出的方案。
預熱的時間拉得很長,但真正行動的時間很短,也許只有幾分鐘。
而這幾分鐘,就正好卡在危機到來的那一個瞬間上。
這樣的策略可以說是激進的,但同樣也代表了執行人員對組織度的完全自信。
這種自信讓他們可以放手一搏,用最極端的方案去嘗試保住每一個人的性命,而不需要去考慮所謂的電車難題。
最靠近大屏幕的座位上,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男子神情冷峻地盯著屏幕,嘴里默默計算著那上面的數據。
短暫思索之后,他開口問道:
“老弱病殘和其他行動不便的群體,提前行動做了嗎?”
“做了,下級菜單可以看到,完成度100?!?
執行秘書在一旁回答道。
“這部分計劃是單列的,預留的緩沖時間比較長。”
“好。裝備和人員準備的怎么樣?”
“已經待命,隨時可以行動。另外,我們派駐的部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裝備已經上身?!?
“物資呢?當地倉庫的情況如何?”
“所有當地倉庫都經過了加固,也有我們安排的專人看管,物資充足,目前儲備了5天的物資,供應鏈已經打通,后續如果需要使用,每一個倉庫都可以在6小時內得到物資補充?!?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這些物資可以完全經由空中路線進入災區,日均投送量可以滿足200萬人需求?!?
聽到這里,白發男人微微點了點頭。
隨后,他再次檢查了所有任務項的執行情況,直到確認沒有一點錯漏之后,才長出了一口氣說道:
“一切就緒了?!?
“接下來,就看那邊地質盾的表現了?!?
對面的執行秘書微微點頭,開口道:
“希望老天幫幫我們?!?
男人搖了搖頭,語氣堅決地說道:
“老天幫不了我們,我們得自己幫自己!”
與此同時。
鎮中的居民已經提前數天全部被疏散,涉及數千人的大規模調動,沒有人能有太多“經驗”或者“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