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就聊什么吧,別老是扯東扯西的拖延時間了。”
“我告訴你,我已經跟上面打過招呼了,今天沒人再來給你打掩護,到底資源怎么分配,我現在就要一個結果了!”
聽到他的話,劉文昌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看了一眼對面名叫苗志遠的男人,又看了一眼眼前的的紅勇榮,有些無奈地回答道:
“你天天就知道跟我咋咋呼呼的,有能耐你跟上面橫去啊?”
“逼我有什么用,錢又不是從我這出,我們國資委,本來就是負責調度的而已。”
“現在被你搞得,好像我們真成了財神爺了似的.”
“那我不管,反正這是已經定了調子了,你們是主管部門,計劃也都已經定了,資源分配的事情,也該落實落實了吧?”
紅勇榮再一次打斷了劉文昌,旁邊的苗志遠搖頭苦笑,但也沒有接話。
事實上,他今天來到國資委,目的跟紅勇榮是一樣的,都是想要從劉文昌手里去拿到更多的預算,從而支持自己手頭的項目發展。
不過,這件事情并沒有那么容易。
單單是“要預算”本身,就已經夠難了,而現在的情況是什么?
是兩個同樣影響力重大、也都同樣具有光靠發展前景的方向要爭預算。
紅勇榮代表的是輸電儲電方向,自己代表的是用電方向——或者更精確一點,主要是新一代超導電機和超導芯片研發方向。
為了說服國資委,自己和紅勇榮可以說都是使盡了渾身解數。
他那邊拿出的調研報告里寫滿了什么新型農業工廠啊、大規模磁懸浮軌道交通啊、永不停歇的礦場啦、儲能效率達到90的超級電池啊之類的,那自己這邊,就要拿出具有跨時代算力的芯片、完全取代內燃機擺脫石油霸權的電機、更強更有可能接近世界真理的粒子加速器、和所有人都用的起的精密醫療設備.
每一個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都具有著重大的意義;每一個技術,都有可能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
而也正是因此,劉文昌、或者說國資委在進行資源分配時采取了極為謹慎的策略。
他不愿意偏向任何一方,也不愿意錯過任何機會。
但總體來講,國資委能夠調動的資源是有限的。
如果真的按照平均法來分配,兩邊都沒辦法百分之百地落實自己的計劃。
所以,對這個方案,兩邊的意見倒是統一了,那就是:不接受。
當然,這樣的不接受并非惡意,而是單純的路線上的分歧而已
想到這里,秒苗志遠終于還是開了口。
“文昌,勇榮說的是對的,資源分配這件事情,我們今天必須得要一個結論了。”
“搞平均化,吃大鍋飯是不可能的,什么都想要,那就什么都干不好。”
“這一點,我們在之前也咨詢過民發辦的建議了,反正從星火的角度,他們是傾向于優先發展某一個方向的。”
“不管是輸電儲電,還是用電方向,總要排出個優先級。”
“你放心,你這邊錘子一落,我們絕對就沒有二話!”
相比起紅勇榮,苗志遠的態度就要溫和許多,不過劉文昌也知道,這種“溫和”的背后,其實還是不甘落于人后的倔強。
看著對面坐著的虎視眈眈的兩人,劉文昌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你們這個問題不是純技術的問題,甚至也不是純經濟的問題。”
“這么逼著我做決定,實際上也是逼著上級表態。”
“但是你想想就知道,咱們都是第一次走近這個領域,外界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你非要說表態,誰能表得出來?”
說到這里,劉文昌停頓了片刻,確認兩人都不打算反駁之后,才繼續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