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居然在現在提出內循環?
不知道該說他們蠢還是聰明。
說蠢吧,現在美國的產業空心化還沒有發展到頂峰,如果來一招壯士斷腕,說不定還真能以慘烈的方式止住不斷下跌的勢頭,甚至有可能用長達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低谷期,換回他們的下一次巔峰。
MAGA!
當然,要說他們聰明,倒也談不上。
搞內循環本來就是一種利益上的“延期滿足”,可在華夏突飛猛進的情況下,他們能支撐多久,都還是個問題.
想到這里,陳念開口說道:
“搞內循環這件事情,倒像是他們會做出來的決策。”
“但問題是,時間不對。”
“我個人感覺,在近期,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向我們施壓,從而去爭取聚變技術的份額和席位。”
對面的李想點了點頭,回答道:
“從對方目前在輿論上的表現來看,這個可能性是大的。”
“當然,我們也還是要做好準備——星火這邊,上面有新的策略了嗎?”
陳念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想,反問道:
“你猜?”
李想愣了一愣。
“也是內循環?”
“當然是內循環。”
陳念輕輕吐出一口氣,隨后說道:
“經濟內循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最終解決方案。”
“它其實是分成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在內部實現循環。”
“第二個階段,是重新定義內部。”
“現在我們的勢力范圍顯然還不能支撐我們達到二階段目標,那也只能先從一階段做起了。”
“這個目標一旦實現,其所能夠帶來的內生動力是不可限量的.很可能,從一階段走向二階段,我們所需要的時間,會比所有人預計的都要短。”
“所以,現在就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
“重大項目方面,我們依然按照底層邏輯去走。”
“民用方面,那就是缺什么補什么了”
“激光是第一步,依托已經產出的技術,我們后面還有一系列的動作.”
一系列的動作?
李想的眼神有些好奇,又有些期待。
醫療,農業,工業,能源?
在每一個環節,我們都還存在著必須要去補上的短板。
那么,星火會從哪里開始?——
等等。
似乎應該,就是金屬氫吧?
常溫超導材料誕生到現在,基于它的潛力開發工作已經相對穩定和成熟,按照最新的進展來看,這玩意兒已經突破了原本脆的跟陶瓷一樣的狀態,開始進入“可塑性”階段了。
那也就是說,原本計劃之中的輸電網絡、電動機、電池、芯片.都有可能在近期啟動?
人類的大變局,似乎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
與此同時,帝都,國資委辦公室內。
三個統一穿著中山裝的男人圍坐在一張看上去有些陳舊的茶幾周圍,神態閑適地分飲著一壺珍貴的茶水。
坐在面對著門位置的男人放下茶杯,語氣真誠地開口說道:
“虎跑的水,靈隱寺的茶,今天要不是你們倆來了,我無論如何都是舍不得拿出來的。”
“光是這水,我就已經凍了得有兩個月了,伱看看煮出來這顏色,那真是晶瑩剔透.”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對面的人便直接開口打斷。
“行了行了,老劉,劉文昌,你別給我來這套了。”
“又是山泉水,又是明前茶的,真以為這點東西就能給我打發走啊?”
“我找你是來干嘛的,你心里沒數嗎?”
“現在茶也喝完了,志遠也在這,我們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