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說得一時興起,便再也把持不住了。
只聽他緊接著又是繼續侃侃而談:
“得民心者可得天下!此乃亙古之道也!桀紂失德,縱是神武,又有何用?武王伐紂,乃為義舉。何謂義舉?得民心爾!故而霸業之根基,系于民也!”
“分封者,列土守疆之則也。民眾則勞君,故而分封者,替君養民也。君賢則臣服,臣服則民安。然今之公室,權不出宮闈,利不過朝貢,又能有何德惠于庶民?民既不知君,君又何以馭民?”
他說的這些,乃都是事實。
自魯襄公十二年起,三恒“十二分其國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國民不盡屬公,公室已是卑矣。
“故而,民不安之邦,難強也!”
待李然噴完了分封的弊端后,又繼而轉攻君權,其實要說起來也是同樣的問題:
“若論君權,君權之所系亦在民也!許不聞‘桀克有婚以喪其國,紂克東夷而隕其身’乎?君不知勞民之苦,馭民無度,乃至身死國滅,此皆專權之過也!”
于是,在跳開了制度層面的糾結后,這些問題就被很容易被歸一化了,那就是:
“庶民無存,國之何立?”
庶民才是一切的根本。
若無國可立,又何來權利可言?
換句話說,人民才是國家興旺根本。
而當下世界,無論是分封制還是張公室的,都未能把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最前沿,從而導致庶民的生存空間遭到極大程度的擠壓。
眾人這樣一想,瞬間只覺毛骨悚然。因為他們發現,李然提出的這個問題,他們竟無法反駁。
國君需要庶民否?
當然需要。
諸侯需要庶民否?
依然需要。
卿大夫需要庶民否?
還是需要。
那么無論是分封或是君權,都切實考慮到庶民的利益了么?
沒有。
于是一切都水落石出。
無論是分封制還是君權,在無法解決庶民生存的這個問題之下,都不可取,都無法成為當下時代應該得到推崇與提倡的制度。
一番唇槍舌戰過后,李然忽的發覺得自己后脖子有點涼颼颼的,似乎有點不對勁。
他不知道的是,他說完這番話,這集會上的氛圍當然會不對勁了。
這些人雖然震驚于李然提出的土地問題,以及他的陳述,可歸根結底,李然的這番話仍舊觸及了在場眾人的既得利益,因為他們都是有身份的人啊!
有身份,就代表他們是土地主。
李然不為他們說話,反而為他們手底下的庶民說話,不為他們的利益考慮,反而為他們的奴隸考慮,還美其名曰庶民才是一切的根本,這不是反分封,反君權,反貴族,反一切當權者嗎?!
這叫什么?這叫反動分子啊!
“好!”
就在李然覺得不對勁時,太子野忽的為李然喝了一聲彩。
魯國太子,姬野,在場眾人當中身份最高的。
同時除了叔孫豹以外,也就是李然那番話最容易得罪的人。
只見太子野從角落走了過來,原本和煦的面容在此時變得十分的嚴肅,星眸如勾。
“這老哥不會惱羞成怒了吧?”
李然以為太子野被戳中了痛處要對自己動手來了,所以下意識的往后退了半步。
“呵呵,太子肯定會讓這廝好看的!”
“這就是胡言亂語的下場!”
“敢在此處信口雌黃,這個李子明怕是活膩了吧?”
不少人都等著一出好戲上演。
但下一秒,他們就愣住了。
只見太子野緩緩來到李然身前,嚴肅得不能再嚴肅的朝著李然恭敬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