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桂重陽回話,桂二爺爺已經呵斥道:“老五,你這是干什么?莫要惦記重陽的銀子,你還有沒有叔叔的樣子?那五十兩銀子誰也不許動,留著買地修屋子。”
“爹誤會了,我沒惦記重陽的銀子,之前重陽說要在鎮子買相鄰的院子,彼此好照應。我也是這個意思,想著鎮子買房子的事,才這么一問。”桂五連忙道。
桂重陽跟著點頭:“是孫兒之前先提的,二爺爺莫要誤會五叔。”
桂二爺爺的臉色依舊沒有好轉,停下腳步,盯著桂五看。
桂五被看得直發毛:“爹,這又是怎么了?”
桂二爺爺緊緊皺眉:“兒子,做人要講良心,那種喪了良心的事情,咱們不能做!”
這沒頭沒腦的,桂五被說的滿頭霧水:“兒子做什么了?”
桂重陽旁觀者清,看出桂二爺爺的擔心,道:“五叔,二爺爺擔心你密下了江老爺的銀子。”
桂五這才反應過來,漲紅了臉道:“在爹眼中,兒子就是那等貪財小人?您放心,兒子的銀子都是清清白白來的,是之前與旁人合伙做了些小買賣,沒有幾個錢,不過是勉強夠在鎮上置個院子的。”
“真不是從江家茶樓剩下的?”桂二爺爺將信將疑。
桂五挑了挑嘴角,道:“幾家姐姐、姐夫都盯著茶樓的帳,兒子真要敢伸手,他們能看著?”
桂二爺爺這才松了一口氣:“旁人是旁人,你是你。不該沾的東西別沾,要不然拿著也不踏實。不管怎么樣,你岳父家都是咱們桂家的恩人。只看在當初那銀子救了春兒一條小命,咱們就不能對不起江家!”
桂五忙不迭點頭道:“那是自然,不僅是當初的救命之恩,就是這十多年,岳父岳母視兒子如親子,這份養恩兒子也不敢相忘。幾個姐姐、姐夫都不是寬厚之輩,兒子的意思,雖是改姓歸宗,可以后還是當給那邊老人養老。”
桂二爺爺聞言一愣,隨即點了點頭,道:“本該如此。”
桂五看著桂二爺爺神色,心中也松了一口氣。他就是這樣計劃的,早日跟爹娘交代清楚,讓二老心里也有個準備。孝順岳父岳父,也不代表就不孝順親爹親娘了,可總要二老心里接受,不要存了疙瘩才好。
桂重陽在旁,聽到這些只做未聽見狀,四下里眺望。
路上有人提著鐮刀匆匆走過,桂二爺爺看了看天色,道:“明日天好,家里的麥子也收得了!”
桂重陽一聽,不免雀躍:“是不是麥子下來,就能吃新白面?姑姑昨兒還說這個。”
桂二爺爺苦笑道:“每家就六、七分地的地方,能產一石多麥子就不錯了,一石麥子兩百五十文,這是個進賬,可不好白吃了。”
桂重陽立時熄聲,“入鄉隨俗”這個道理自己還不懂嗎?自己越長越沒出息了。那高粱米飯與小米飯,是諸位長輩的口糧,他們能吃的,自己怎就吃不得?好好地,惦記什么白面?
桂重陽生出幾分羞愧來。
*
次日,果然天氣晴好,桂二爺爺便打發桂五帶著桂春去前院老宅,這是要先幫這邊割麥。
年年都有這么一遭,之前桂二奶奶可沒有不樂意過,兩家本就是至親,梅氏是親外甥女,幫干點活不算什么,可有了桂重陽,桂二奶奶心里就分了內外。
“死老頭子,你不心疼兒孫,我還心里哩!那小崽子回來了,該干的得活也得讓他干,什么都包圓了,供著讓他做少爺不成?”桂二奶奶到底不忿,絮絮叨叨。
桂二爺爺看了西廂一眼,嗔怪道:“瞎說什么?就是學農,也沒有一日就學會的,總要慢慢教。”
桂二奶奶翻了個白眼:“教什么?看個就是見風倒的,你看吧,指定尋了由子偷懶。”